( 2015 年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中小学(学前)教师继续教育、校长(园长)培训、学科教学业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中小学(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 | 住 所 | 文成县大峃镇大峃街69号 | 法定代表人 | 赵文聪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文成县教育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05 | 105.4 | 网上名称 | 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32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本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5年度,我单位在文成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机构重整提品质,合力研训求实效。在培训中有教研内容,在教研中完成培训任务,较好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 (二)完善制度促规范,计划监管督实效。推进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管理;统筹计划安排,加强有序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推行绩效管理。 (三)保障投入有力度,踏实培训显成效。财政保障有力,培训经费足额投入;踏实开展工作,任务按量保质完成;培养骨干教师,打造省市级名师;拓宽培训渠道,合作办训丰富内涵;加强自训工作,提高培训者队伍素养;资源整合,协助建设名师工作室(站);抓好培训“业绩考核”工作,助推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四)立足实际做辐射,创新方式谋高效。明确研训方向,立足实际搞好研训;创新研训方式,构建研训实效机制。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社会效益 1. 五年来共有331位教师获得县级骨干教师以上称号,其中骨干教师261人,学科带头人65人,县级名师45人,三坛(教坛新秀、中坚、宿将)235人;共有85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其中有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1人、温州市名师2人和温州市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 2. 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有较大幅度提升,缩小了与兄弟县市区的差距。 3.定期刊出《文成教育》,突出“促进有效学习”主题。 (二)经济效益 我院是公办性质,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所需经费均来自财政全额拨款,故无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1.关于分层分类培训问题 文成教师规模小,在学科培训中实施分层分类的难度很大。是否可以利用区域内的培训力量,分片进行区域内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如果可以,建议省厅出台有关规定,便于我们在实际中进行操作。 2.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问题 现在教师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培训有特殊的需求,我们可以聘请在一线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和名师为师训员,采用主题式、问题式、蹲点式、带徒式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聘请在一线教学、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和名师并不是最好的,更谈不上蹲点和带徒指导。建议省厅是否能够建立省级一线教师人才资源库,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供培训机构选择。 3.关于360学时构成问题 实际上,一所学校教师的构成大致有三类:行政、专任教师和后勤人员。建议省厅可否相应制定三类人员的培训方向和学分结构,进一步促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省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居温州市第三名。 被评定为温州市年度教师培训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单位。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
|
|
|
填表人: 陈颖珍 联系电话:13868691397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