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
发表时间:2018-04-03 分享到:

温州市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

课堂变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2013年9月,我市实施第一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有效激发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内驱力,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习力,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全市中小学课堂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导向、学教并重、凸显素养、整体优化”原则,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以日常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载体,聚焦学生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改善教与学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整体推进。立足课堂教学,向课前预学、课后学习、作业、评价等各个环节延伸拓展,深度结合教学管理、环境支持、资源建设等综合性因素,系统搭建课堂变革路径,持续推动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质性变革。

(二)重点突破。针对制约我市课堂变革的主要因素,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力求在推进“学为中心”课堂、教与学常规优化、作业优化、学习评价优化等方面有新突破。

(三)学科深化。分段分科深化学科课程、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改进与研究,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价值,继续探索育人规律与育人途径。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作为课堂变革的重要目标与任务,落实学科课程的核心思想、思维方法,实现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落实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化。

(四)继承创新。巩固各县(市、区)、学校、学段、学科第一轮课堂变革成果,应用与推广典型经验与做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新任务新要求,融合教育改革时代背景的内容与技术要素,创新改革实践举措和课堂变革思路,拓展课程教学路径,不断丰富和提升改革成果。

三、目标任务

通过第二轮实践与深化行动,在区域推进课堂变革上着重做好三方面研究和探索:一是基于第一轮课堂变革示范项目和研究基础的继承性变革;二是基于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侧变革;三是基于理念与技术革新带来的发展性变革。具体目标任务为:

(一)围绕一个重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实现两个愿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改革的成就感,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

(三)强化三类学习。在第一轮课堂变革的基础上,以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优化为基点,巩固与发展课堂变革的主要成果。

(四)聚焦四个难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学情研判、课堂结构改革、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等,提升课堂变革的专业品质。

(五)优化五大设计。优化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活动与指导、学习评价与作业、学习反思与改进、学习环境与资源等五方面设计,实现学生学习的整体优化。

四、主要行动

(一)学为中心课堂提升行动。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丰富学习活动,力求通过学习目标的研制、高阶思维问题的情境创设、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设计,追求课堂学习的真实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助推课堂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开展“STEM+”跨学科学习研究,深化第一轮“翻转课堂”的试点成果,进一步促进新技术应用,使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建构“学为中心”课堂的基本范式和学科变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有效作业优化行动。作业优化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环节,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与诊断、反馈与总结。进一步优化导学案、助学稿等学习工具,鼓励开展校本作业的研究,优化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开发选择性、拓展性作业。进一步关注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作业及检测的一致性,减少学生重复机械低层次水平的操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高层次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

(三)学习评价改进行动。科学认识学习评价在提升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课堂学习行为诊断与反馈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将学习行为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习全过程信息进行收集、反馈、运用,积极探索并形成温州特色的中小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推进与完善“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试用稿)的应用,以评价引领课堂改革,保障“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命题研究与教师命题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提高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

(四)教学常规优化行动。落实我市中小学教学新常规的实施意见,以教与学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新常规;以学情研究为起点,开展我市中小学学习常规建设,研制我市中小学生学习常规指南,突出学习指导优化和学习方法优化,开展学习常规融入日常课堂的课例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工作措施

(一)统筹推进,三级联动。本轮课堂变革行动自2017学年开始,实行市、县、校三级联动,为期三年。各区域应在总体改革目标和内容范围内,基于已有改革成果选取一至两个深化推进项目;各学段结合任务要求,聚焦学段问题,设计并实施学段课堂变革的推进项目;各学科结合三年学科行动计划,实施学科课堂变革深化行动。2017-2018学年为试点项目优化阶段,第一轮课堂变革温州市试点区域、学校优先参与此阶段行动项目,直属单位及部分非一轮课改学校经申报立项一并参加;2018-2019学年为试点项目推广阶段,在一轮二轮课堂变革项目试点及优化的基础上,扩大课堂变革实施范围,全市中小学50%学校参与;2019-2020学年为试点项目全面实施阶段,全市中小学90%学校参与。

(二)项目管理,适切自主。依据目标和四大行动,形成项目管理运行机制,设立市、县两级项目管理库。教育局组织区域、直属单位、学校、名师工作室申报市级《“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第二轮)行动项目》。申报主体结合前期改革基础,自主选择申报此轮行动项目,经专家组评审,确立项目名单,列入市年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管理。组建试点项目联盟,建立以项目主体为牵头单位(学校),项目联盟学校为共同实施单位的联盟体;建立教科研员项目联系制度。县级教科研部门应设立相应的项目运行机制。

(三)整合力量,多方协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列为重点工作,强化政策和措施保障,整合各部门力量,协同推进课堂变革的深入。教科研部门负责课堂变革项目的整体设计、专业引领、业务指导和全程管理,包括项目论证、实施、成果提炼等阶段的管理与指导;师训部门负责深化“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专题培训学习,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等专业水平;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促进有效学习”的技术与应用平台的建设指导与相关项目实施;教育装备部门围绕课堂变革的实践性学习重点,做好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等资源建设的指导与相关项目实施;教育评估部门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等项目的技术指导与实施。

(四)专业引领,合作攻关。聘请省内外知名学科教学专家,组建课堂变革项目专家顾问组,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科学性领先性;成立由市级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指导组,负责项目研究与跟踪指导;借鉴跨区域的同类项目的经验,鼓励参与全国性的学术研究联盟,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性研究。

(五)以校为本,注重实效。强化校本教研从经验型向实证型教研发展,积极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品质;突出学科教研组功能,聚焦学校、学科项目推进的关键问题,开展学科协同教研活动;开展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校本教研,利用大数据,指导课堂学习设计、作业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以及教学课例分析改进。推进教科研员蹲点学校行动,助力学校课改项目推进。

(六)搭建平台,实现共享。开展课改项目过程性激励,举行相关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动,开展专项教学(如智慧学习课堂、深度学习课堂、作业优化案例等等)评比活动;定期举行课堂变革项目成果展示会、现场会,有计划组织典型经验的提炼与推广;通过云教研、云阅卷和专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跟进宣传推广,实现资源、成果的共建共享。

六、保障机制

在第一轮课堂变革实施意见基础上,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务必提高认识,形成共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各项目的具体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局长郑建海任组长,安晋、王剑波为副组长,人事处、计财处、基教处、直属处、督导处、教研院、教师院、评估院电教馆、装备中心等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课堂变革的全面规划、组织培训、项目实施、评价、考核等管理与推进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学校要落实相应的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具体负责变革项目的推进工作。

(二)强化督查评估。将“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工作纳入市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科学和谐年度考核的指标体系,成立市、县两级“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项目督查组,每学年定期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对学校及其领导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要对教师的课堂变革行为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教学绩效评定、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的依据。

(三)加快资源建设。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重视课堂变革项目的环境资源规划与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智慧教室、未来教室等环境装备建设,建立“未来学校”“未来课堂”的大数据、开放式等资源平台。

(四)专项经费保障。市及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确保“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的经费到位,项目所需经费全额列入每年预算计划,以项目为单位定金额,确保每个项目有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