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
|
||||||||||||||||||||||||||||||||||||||||||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深入实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的目标要求,补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结合我县实际,县交通运输局起草了《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使该工作规则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现向社会公众和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或建议。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18年7月27日前反馈至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刘琦,联系电话:0577-59000099; 电子邮件接收地址:472547661@qq.com; 信件投送地址:文成县建设路114号县交通运输局。
文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16日 附件: 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深入实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的目标要求,补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根据交通运输部等11个部委《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6〕184号)文件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围绕“公交进乡村、票价惠农民”目标,按照“财政能负担、经营可持续、百姓得实惠”的要求,大力改造、发展、提升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争取通过二至三年努力,将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工作实现进等升位,走在全市前列。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城乡群众出行需求根部出发点,加快消除城乡公共交通二元结构,将公交服务网络延伸覆盖乡镇农村,让城乡群众享受票价优惠、服务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坚持政府主导。明确城乡公交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和土地资源等政策支持力度,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道路状况、客流构成、出行需求、旅游发展等实际情况,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模式及实施途径。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县城、县城到五大中心镇(珊溪、玉壶、南田、黄坦、西坑)及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乡镇所在地至各行政村之间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客运和公交车辆、乡镇运输服务站等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城乡公交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利用二到三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实现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公司化、运行方式公交化、线路布局网络化、票价优惠均等化、服务标准规范化,将公交服务网络延伸覆盖乡镇农村,让城乡群众享受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优惠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2018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49%,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4A,建成1个乡镇站场(百丈漈)、30个港湾式停靠站、54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3辆。 2019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74%,继续优化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4A,建成2个乡镇站场(黄坦、二源)、60个港湾式停靠站、135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27辆。 2020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5A,建成1个乡镇站场(玉壶)、60个港湾式停靠站、81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4辆。基本实现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目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优良,达到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先进水平的发展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经营机制改革 根据我县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城乡客运线路资源和经营主体,改变现有客运市场“散、小、弱、差”的经营格局。鼓励国有、民营企业走规范化经营之路,通过购买服务、服务质量考核奖励等机制,建立公司化、集约化的城乡公交运营机制。做大国有红枫公交有限公司,并购或合作个人及私人公交公司,进一步推进改造力度和深度。结合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 (二)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客流流向、道路条件和旅游发展等情况,从实际出发,按照“布局合理、衔接有序、换乘方便”的原则,发展完善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景区)为末梢的三级城乡公交网络,提高城乡公交服务覆盖水平。道路符合通行条件的平原区域,积极推行全域公交化。不符合公交通行条件的山区地域,深化提升客运班线“村村通”水平。人口稀少的偏远农村灵活采取定制、预约等适合乡村的客运服务模式。 (三)推进站场设施建设 坚持“路站运”一体化,新建、改扩建公路项目、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站场(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整合利用现有乡镇农村客运站场,加快新建、改建城乡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候车亭建设,加强站场设施养护和管理,建立完善城乡公交场站投资、建设和养护机制。 (四)落实票价优惠政策 根据上级补助和县财政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服务产品差异等因素,合理确实城乡公交票制票价,大力推行一票制,积极落实阶梯式票价下浮机制,初步落实30%以上,视情逐年优化下浮,建立科学合理多层次、差异化的城乡公交运价体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乡村农民享受到实惠,要有获得感。 (五)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确立城乡公交服务的公益定位,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研究出台城乡公交营运财政补贴办法,将城乡公交财政补贴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实现县财政“兜底”。各乡镇、部分行政村和旅游景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中央油补资金、小车与学生接送车补助资金和全域旅游发展资金,安排用于城乡公交运营补贴。 (六)建立服务考评机制 研究出台城乡公交服务标准,规范城乡公交运营、安全等方面操作规定。出台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以满意度为标准的城乡公交服务社会评价机制,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8年7月底前) 2018年7月底前,组织开展调查摸底、规划编制和测算评估等相关工作,出台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模式、工作任务与实现途径;组织建立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办公场所,抽调工作人员,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二)攻坚实施阶段(2020年6月底前) 根据三年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实施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建立和完善城区、城乡、乡村三级城乡公交服务网络,融合景区景点涉游客运,出台公交运营财政补贴机制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完成乡镇公交客运站场、港湾式停靠站点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目标。城乡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 (三)完善提升阶段(2020年12月底) 根据城乡公交运行情况和群众(游客)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成交公交线网,健全政府财政补助政策,完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文成县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府办、旅游管委会、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信访局、规划住建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审计局、物价局、市监局、地税局、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及政策处理组、宣传咨询组、运输组织组、维护稳定组等四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办公室按照领导小组部署,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各乡镇、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二)强化财政保障 要加强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和政府购买农村客运服务的财政投入,全面纳入当地政府财政一般预算。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财政补贴机制。 (三)强化部门协同 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组织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做好线路改造、线网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协调和指导工作;宣传部门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等工作;县信访局负责做好上访接待和解释处理等工作;县政府法制办负责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与解释等工作;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负责做好群体性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维护社会稳定及风险评估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公交化改造补助、补偿、补贴等资金的落实工作;各乡镇全程参与,全力配合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国土、住建、乡镇要为城乡客运、公交站场及停靠站点提供建设土地、规划和政策处理的保障。 (四)强化行业维稳 县涉稳部门和各乡镇要提前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维稳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各种应急事件的准备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和处置本辖区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确保平稳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附件: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任务表
|
||||||||||||||||||||||||||||||||||||||||||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深入实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的目标要求,补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结合我县实际,县交通运输局起草了《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使该工作规则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现向社会公众和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或建议。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18年7月27日前反馈至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刘琦,联系电话:0577-59000099; 电子邮件接收地址:472547661@qq.com; 信件投送地址:文成县建设路114号县交通运输局。
文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16日 附件: 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深入实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的目标要求,补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根据交通运输部等11个部委《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6〕184号)文件精神,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系列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围绕“公交进乡村、票价惠农民”目标,按照“财政能负担、经营可持续、百姓得实惠”的要求,大力改造、发展、提升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争取通过二至三年努力,将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工作实现进等升位,走在全市前列。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城乡群众出行需求根部出发点,加快消除城乡公共交通二元结构,将公交服务网络延伸覆盖乡镇农村,让城乡群众享受票价优惠、服务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坚持政府主导。明确城乡公交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和土地资源等政策支持力度,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道路状况、客流构成、出行需求、旅游发展等实际情况,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模式及实施途径。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县城、县城到五大中心镇(珊溪、玉壶、南田、黄坦、西坑)及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乡镇所在地至各行政村之间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客运和公交车辆、乡镇运输服务站等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城乡公交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利用二到三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实现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公司化、运行方式公交化、线路布局网络化、票价优惠均等化、服务标准规范化,将公交服务网络延伸覆盖乡镇农村,让城乡群众享受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优惠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2018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49%,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4A,建成1个乡镇站场(百丈漈)、30个港湾式停靠站、54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3辆。 2019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74%,继续优化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4A,建成2个乡镇站场(黄坦、二源)、60个港湾式停靠站、135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27辆。 2020年全县城乡公交化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达5A,建成1个乡镇站场(玉壶)、60个港湾式停靠站、81个农村物流服务站,更新农村客运车辆4辆。基本实现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目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优良,达到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先进水平的发展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经营机制改革 根据我县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城乡客运线路资源和经营主体,改变现有客运市场“散、小、弱、差”的经营格局。鼓励国有、民营企业走规范化经营之路,通过购买服务、服务质量考核奖励等机制,建立公司化、集约化的城乡公交运营机制。做大国有红枫公交有限公司,并购或合作个人及私人公交公司,进一步推进改造力度和深度。结合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 (二)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客流流向、道路条件和旅游发展等情况,从实际出发,按照“布局合理、衔接有序、换乘方便”的原则,发展完善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景区)为末梢的三级城乡公交网络,提高城乡公交服务覆盖水平。道路符合通行条件的平原区域,积极推行全域公交化。不符合公交通行条件的山区地域,深化提升客运班线“村村通”水平。人口稀少的偏远农村灵活采取定制、预约等适合乡村的客运服务模式。 (三)推进站场设施建设 坚持“路站运”一体化,新建、改扩建公路项目、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站场(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整合利用现有乡镇农村客运站场,加快新建、改建城乡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候车亭建设,加强站场设施养护和管理,建立完善城乡公交场站投资、建设和养护机制。 (四)落实票价优惠政策 根据上级补助和县财政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服务产品差异等因素,合理确实城乡公交票制票价,大力推行一票制,积极落实阶梯式票价下浮机制,初步落实30%以上,视情逐年优化下浮,建立科学合理多层次、差异化的城乡公交运价体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乡村农民享受到实惠,要有获得感。 (五)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确立城乡公交服务的公益定位,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研究出台城乡公交营运财政补贴办法,将城乡公交财政补贴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实现县财政“兜底”。各乡镇、部分行政村和旅游景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中央油补资金、小车与学生接送车补助资金和全域旅游发展资金,安排用于城乡公交运营补贴。 (六)建立服务考评机制 研究出台城乡公交服务标准,规范城乡公交运营、安全等方面操作规定。出台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以满意度为标准的城乡公交服务社会评价机制,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8年7月底前) 2018年7月底前,组织开展调查摸底、规划编制和测算评估等相关工作,出台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模式、工作任务与实现途径;组织建立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办公场所,抽调工作人员,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二)攻坚实施阶段(2020年6月底前) 根据三年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实施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建立和完善城区、城乡、乡村三级城乡公交服务网络,融合景区景点涉游客运,出台公交运营财政补贴机制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完成乡镇公交客运站场、港湾式停靠站点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目标。城乡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 (三)完善提升阶段(2020年12月底) 根据城乡公交运行情况和群众(游客)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成交公交线网,健全政府财政补助政策,完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文成县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府办、旅游管委会、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信访局、规划住建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审计局、物价局、市监局、地税局、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及政策处理组、宣传咨询组、运输组织组、维护稳定组等四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办公室按照领导小组部署,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各乡镇、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二)强化财政保障 要加强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和政府购买农村客运服务的财政投入,全面纳入当地政府财政一般预算。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财政补贴机制。 (三)强化部门协同 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组织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做好线路改造、线网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协调和指导工作;宣传部门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等工作;县信访局负责做好上访接待和解释处理等工作;县政府法制办负责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与解释等工作;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负责做好群体性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维护社会稳定及风险评估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公交化改造补助、补偿、补贴等资金的落实工作;各乡镇全程参与,全力配合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国土、住建、乡镇要为城乡客运、公交站场及停靠站点提供建设土地、规划和政策处理的保障。 (四)强化行业维稳 县涉稳部门和各乡镇要提前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维稳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各种应急事件的准备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和处置本辖区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确保平稳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附件:文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行动任务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