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止境 研有方向 ——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评比活动(二)
发表时间:2020-06-09 分享到:

6月5日,2020年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精彩继续……

由各县市区推选出来的17位参赛教师以自己对单元视角整合拓展的数学课堂的思考和领悟,紧扣突出基于单元视角整合拓展的创新设计”的活动主题,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本次各县市区参赛教师运用教材整合拓展的教学理念,大胆尝试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彰显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魅力。

 

人生就像通往理想拾级而上的台阶,每上一步,都会留下不同的印记。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趁着这股教研之风,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远航,越走越远!  

汪佩义,来自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温州市教坛新秀。汪老师的《分数的意义》,研读教材,发现问题,借助调查访谈等手段,对教学进行整合重构创设新的思路。汪老师在对比中建构分数具体量的含义在不同量中深化知识难点让学生在数学学科中茁壮成长。

 

陈柯柯老师,来自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温州市骨干教师。陈老师的《旋转》从整体视角,试图跨越旋转学习中语言和操作性表征、图形整体与局部关系这两大断层,以线段的旋转为课的“种子”,继而生长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旋转。在表征的不断勾连、转译、互通中,感悟图形变换与元素变换之间的联结,在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中整合重构,发展空间观念。

 

伍渊泼,来自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温州市学科骨干。伍老师的《分数加减法》通过重构归纳算理算法,演绎单元内容,让学生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伍老师亲切生动的语言,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打通新知和旧知的联络,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衔接算理和算法之间的鸿沟,让学生的数感得以提升。

 

王方来自温州道尔顿小学教师,温州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王老师执教的《分数乘法》对深化研读不同教材,有机整合课堂呈现顺序,促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课上,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顺学而导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中思考,切实达到思维的碰撞与共鸣。

 

余成晓来自温州市洞头区灵南小学,区优秀教师。余老师的《确定位置》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引领学生借助直观,演绎知识。在课上,他创设故事模式的活动情境进行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计两大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对比分析,发展逆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感知到抽象思维认知的转变。

 

李盛冰,来自乐清市大荆镇第一小学,乐清市骨干教师。李老师执教的《圆柱和圆锥》通过调查和前测,发现学生的感性思维还未走向理性。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放手以架构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转换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做中学,学中悟”,培养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渗透数学思想,聚焦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周笑跃,来自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温州市先进教研组长。周老师的《商场中的“百分数”》从主题化学习和主题化活动两个方面,陌生情景转化为熟悉问题,进而让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课上老师渗透转化思想,促使知识技能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完善对数学的结构化认知,实现整合理念下的高价思维能力。

 

我校夏慧艳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拼接图形的周长》重在让孩子归纳演绎单元知识整合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示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真正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夏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对比、归纳的过程,引导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发现“变”与“不变”的把握。

 

最后,温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雷子东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专题点评和精彩领航。雷子东老师用“ 真”对参赛课的老师和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雷子东老师用“四个方面”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的总结。一、整体性,关注教材的纵横联系分析和调序、重组、优化等整合,注重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二、创造性,注重活用教材,促进有结构化地教,最终达到学生关联地学的目的。在说课上,教师有理有据得“说”。在上课形式上,绘声绘色地“试”。三、生本性。采用大数据调查和分析,真正的基于学生真实学情诊断,真正的基于学生自主建构和活动的构建。四、活动性注重大问题、大环节至大活动中教学整合设计。注重素材的重建与创设,老师们选取的素材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实际,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并追求一材多用,注重凸现素材背后的理念。  

雷老师针对这17节课也提出了一些思考,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可以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雷老师还强调,以活动主导的课堂,学生的素材会被最真实的展现出来,学生就拥有更真实的实践和体验;关注核心问题的设计,关注关键活动设计,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建议教师从“一课”走向“单元”,鼓励之后走向更远的“册”,把眼光落在大教材上。并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殷切期望:基于教学中迫切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特别强调的是功在平时,也就是扎扎实实地整合和深入思考才是真研究。

新的视角,新得起点,新得探索才刚刚起步,研究刚拉开帷幕。

                                                       文/潘金辉图/翁志坚、潘旭妍(含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