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文成乡村振兴简报第8期(总第56期)
发布日期:2021-12-16 09:58:00 来源:文成县 浏览量: 字体:[ ]

【重点信息】

文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亮点信息】

文成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文成县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乡镇信息】

周壤镇破解侨乡养老困局为乡村振兴增色

平和乡凝聚新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重点信息】

文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10月22日,我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雪华作工作情况介绍,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武主持会议。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少彬、农村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陈国钱分别就记者提问作答复。

近年来,我县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及省、市扶贫工作安排,聚焦全县低收入农户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使命,全县低收入农户从10.27万人减少到当前的1.18万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连续7年超过13%,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弯道超车”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荣获“浙江省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工作主动、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等荣誉,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拓展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不断提速加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发展成效初显。整合扶贫政策和资金,大力扶持高山稻米、文成贡茶、杨梅、高山蔬菜等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6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超2.2万亩,杨梅种植面积超6.2万亩;陆续成立中蜂、黄年糕、高山稻米、茶叶等产业联合体;成立全市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成功举办两届农业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28.77亿元。相继推出“侨家乐”“畲之旅”“红色行”等系列品牌民宿,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态势,我县先后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等。二是农村环境精美蝶变。持续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垃圾分类处理、美丽田园建设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根本性变化和革命性提升。目前,全县累计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7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0个、3A级景区村2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6个、市级美丽乡村标杆乡镇5个、市级美丽乡村样板村16个,建成刘基故里民俗带等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南田伯温故里等乡村振兴示范带10条;农村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9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完成美丽田园建设37处,新亭茶园等4块美丽田园荣获省级最美田园称号,我县先后被评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部省共建乡村振兴先行县、全省大花园建设典型示范县创建单位。三是全面小康底色厚实。通过饮水改造、教育救助等民生保障措施以及低保提档、结对帮扶等精准举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家庭和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个清零”;整合政策、资源,引导边远山区、地震受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库区的农民向中心镇、县城搬迁集聚,累计建成10个生态搬迁和地震安置小区,实现了22000名群众的“安居梦”;创新实施“飞地”抱团增收项目,有效拓宽增收路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28个行政村、14个社区和10377名的低收入农户签约入股该项目,累计获取收益金3311万元;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超过25万元,且经营性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885元,增长15%。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幸福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防返贫、促增收、强保障、可持续”,打出建立健全防贫预警机制、提高抱团增收项目入股标准、实施中蜂折股量化项目等帮扶组合拳,持续组建产业联合体、建设未来乡村、迭代升级“共富帮”场景应用等共富新路子。下步,我县将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新发展、建设乡村宜居宜业新样板、绘就民生和谐幸福新画卷为目标,做足“巩固”和“拓展”两篇文章,加快迈开乡村振兴步伐,全力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亮点信息】

文成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0月14日,在云南举办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文成捧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字奖牌,成为全国第五批、浙江省第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文成县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命名,是全国著名侨乡,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与山水资源,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大花园建设的典型样板、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素有“天下第六福地”的雅称。多年来,文成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发展路径。依托优质生态本底,叠加刘伯温、畲乡、侨乡等特色文化,以生态+、旅游+为纽带,通过打好伯温故里文化牌的全域旅游富民模式、侨资回归家乡搞建设的侨经济模式、培育绿色高质农产品的助农惠民模式、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业新民富生活美的振兴模式、治水护水兴水的美丽水经济模式、践行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模式等六大模式,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民生、经济优势,经济社会与民生福祉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112.01亿元、增长3.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705元、20528元,分别增长3.8%和7.3%。低收入百姓增收和财政管理的两项工作获得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两山转化“文成道路”。

文成县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共浙江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文成县成功入选。我县作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围绕完善县级乡村大脑建设、绘制文成杨梅和糯米山药产业地图、建设6个数字农业工厂(基地)、打造“共富帮”和“鲜品惠”两个特色场景、推进“隐居武阳”“古韵石庄”未来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试点创建工作。立足当地产业,通过数字乡村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数字促共富”新模式,力争将文成的数字乡村试点打造成为全省的山区县示范样板。

【乡镇信息】

周壤镇破解侨乡养老困局为乡村振兴增色  针对在外华侨众多、村里独居老人及空巢家庭等特殊群体庞大的实际情况,周壤镇充分利用自身的侨乡优势、环境优势、交通优势和乡村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弘扬“孝廉”文化,有效整合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等,努力破解了养老服务困局,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周壤铁军全员上阵、全力破难,统筹推进节点建设、环境整治、庭院建设,完善基础配套,为侨乡养老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先后拆除脏乱点485处,打造512处美丽节点,创成9个“一村一品”,成功建成了宜居宜养的欧陆风情村、侨情枫彩村和侨情古韵文化村等,完成了周壤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孝廉文化园的改造提升以及智慧村居的建设。二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高品质。针对侨乡老人健康无人顾的情况,开启多维度养老服务模式,扩面推进村级老年人集中用餐养老模式,在示范带上设立3个村级点,集中用餐人员超100人;在文化礼堂设立“健康小屋”,将60周岁以上老人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输入信息库,落实医师、专业技术人员等定期开展医疗咨询、诊断、讲座等服务;周壤镇养老服务中心,能接收村级行动不便的特困户以及长期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入住,并与镇卫生院签订“定期提供上门巡诊、急救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的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镇卫生院已提供医疗服务 86 人次,镇养老服务中心已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 65人次。三是智慧养老模式2.0赋能乡村振兴。针对侨乡老人健康无人知的情况,重点打造“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如在侨界留守老人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求救按钮,实现国内外子女通过手机APP实时随时查看、留守老人随时呼救救助的目的。同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网格化,通过划片定责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责任网络,实行养老服务“网格化管理、结对式照料”,并由“红色栋长”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全镇共划分160 个网格,推选出“红色栋长”160 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帮办医保、社保、困难补助等民生事项。

平和乡凝聚新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平和乡坚持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厚植乡贤文化,培植乡贤力量,重构乡贤实践,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家乡产业发展、乡风涵养、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凝聚了乡贤的智慧和力量,绘制了“康养一叶·茶韵平和”乡村振兴建设同心圆。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扶植振兴产业。以“搭建交流平台,聚合优势资源,提供增值业务,培育产业领军”为目标,引进亮点项目“品味明朝茶器营”,打造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实现茶产品与“文化+”、“旅游+”、“互联网+”等的碰撞融合。茶器营列入市级旅游购物平台。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发挥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龙头作用,成立由龙头企业、村集体及茶农、技术人员等三方共同组成的茶产业联合体组织,全面推动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市场化。2021年春茶产量达71.29吨、产值达2028万元,产量、产值均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113名茶农入股茶产业联合体,人均收入预计可增加3000元以上。推动九龙山茶园综合体建设,成功引进福建茶企1家,以新研制的乌龙茶有效填补夏秋茶空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涵养乡风文明树立振兴标杆。以“乡贤+孝善”模式为主基调,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弘扬孝善文化。筹资扶助乡养老服务中心及3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运营,累计捐款及物资共计100余万元。以“乡贤+文化”为新动能,守牢传统文化基石。乡贤带头自筹资金重建修缮省级文保单位太阴宫,后经历多次维修,仍保有清光绪后期创办的“民德私塾”,有着传承家风家训的优良传统;开放叶友如根雕藏品馆,展示传统工艺;打造非遗打铁工艺和布袋戏展示厅,保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乡贤文化传播,在全乡营造了敬乡贤、学乡贤、做乡贤,传承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三是参与基层治理凝聚振兴合力。推行“党建+乡贤+维稳”模式,以党建引领、乡贤示范、全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大家园。全乡以“一室一会一队”,即乡贤调解室、乡贤谈心茶话会、乡贤志愿服务队,促进乡贤主动参与平和乡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调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两最三比”、“拆违治乱”、“美丽田园”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带好头做示范,扬特长搭把手,以“监督员”、“指导员”、“服务员”的多角色助力村两委克难攻坚,在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探索实践中贡献乡贤力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文成乡村振兴简报第8期(总第56期)

发布日期:2021-12-16 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 字体:[ ]

【重点信息】

文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亮点信息】

文成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文成县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乡镇信息】

周壤镇破解侨乡养老困局为乡村振兴增色

平和乡凝聚新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重点信息】

文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10月22日,我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雪华作工作情况介绍,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武主持会议。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少彬、农村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陈国钱分别就记者提问作答复。

近年来,我县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及省、市扶贫工作安排,聚焦全县低收入农户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使命,全县低收入农户从10.27万人减少到当前的1.18万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连续7年超过13%,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弯道超车”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荣获“浙江省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工作主动、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等荣誉,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拓展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不断提速加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发展成效初显。整合扶贫政策和资金,大力扶持高山稻米、文成贡茶、杨梅、高山蔬菜等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6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超2.2万亩,杨梅种植面积超6.2万亩;陆续成立中蜂、黄年糕、高山稻米、茶叶等产业联合体;成立全市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成功举办两届农业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28.77亿元。相继推出“侨家乐”“畲之旅”“红色行”等系列品牌民宿,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态势,我县先后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等。二是农村环境精美蝶变。持续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垃圾分类处理、美丽田园建设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根本性变化和革命性提升。目前,全县累计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7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0个、3A级景区村2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6个、市级美丽乡村标杆乡镇5个、市级美丽乡村样板村16个,建成刘基故里民俗带等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南田伯温故里等乡村振兴示范带10条;农村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9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完成美丽田园建设37处,新亭茶园等4块美丽田园荣获省级最美田园称号,我县先后被评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部省共建乡村振兴先行县、全省大花园建设典型示范县创建单位。三是全面小康底色厚实。通过饮水改造、教育救助等民生保障措施以及低保提档、结对帮扶等精准举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家庭和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个清零”;整合政策、资源,引导边远山区、地震受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库区的农民向中心镇、县城搬迁集聚,累计建成10个生态搬迁和地震安置小区,实现了22000名群众的“安居梦”;创新实施“飞地”抱团增收项目,有效拓宽增收路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28个行政村、14个社区和10377名的低收入农户签约入股该项目,累计获取收益金3311万元;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超过25万元,且经营性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885元,增长15%。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幸福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防返贫、促增收、强保障、可持续”,打出建立健全防贫预警机制、提高抱团增收项目入股标准、实施中蜂折股量化项目等帮扶组合拳,持续组建产业联合体、建设未来乡村、迭代升级“共富帮”场景应用等共富新路子。下步,我县将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新发展、建设乡村宜居宜业新样板、绘就民生和谐幸福新画卷为目标,做足“巩固”和“拓展”两篇文章,加快迈开乡村振兴步伐,全力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亮点信息】

文成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0月14日,在云南举办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文成捧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字奖牌,成为全国第五批、浙江省第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文成县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命名,是全国著名侨乡,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与山水资源,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大花园建设的典型样板、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素有“天下第六福地”的雅称。多年来,文成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发展路径。依托优质生态本底,叠加刘伯温、畲乡、侨乡等特色文化,以生态+、旅游+为纽带,通过打好伯温故里文化牌的全域旅游富民模式、侨资回归家乡搞建设的侨经济模式、培育绿色高质农产品的助农惠民模式、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业新民富生活美的振兴模式、治水护水兴水的美丽水经济模式、践行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模式等六大模式,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民生、经济优势,经济社会与民生福祉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112.01亿元、增长3.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705元、20528元,分别增长3.8%和7.3%。低收入百姓增收和财政管理的两项工作获得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两山转化“文成道路”。

文成县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共浙江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文成县成功入选。我县作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围绕完善县级乡村大脑建设、绘制文成杨梅和糯米山药产业地图、建设6个数字农业工厂(基地)、打造“共富帮”和“鲜品惠”两个特色场景、推进“隐居武阳”“古韵石庄”未来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试点创建工作。立足当地产业,通过数字乡村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数字促共富”新模式,力争将文成的数字乡村试点打造成为全省的山区县示范样板。

【乡镇信息】

周壤镇破解侨乡养老困局为乡村振兴增色  针对在外华侨众多、村里独居老人及空巢家庭等特殊群体庞大的实际情况,周壤镇充分利用自身的侨乡优势、环境优势、交通优势和乡村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弘扬“孝廉”文化,有效整合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等,努力破解了养老服务困局,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周壤铁军全员上阵、全力破难,统筹推进节点建设、环境整治、庭院建设,完善基础配套,为侨乡养老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先后拆除脏乱点485处,打造512处美丽节点,创成9个“一村一品”,成功建成了宜居宜养的欧陆风情村、侨情枫彩村和侨情古韵文化村等,完成了周壤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孝廉文化园的改造提升以及智慧村居的建设。二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高品质。针对侨乡老人健康无人顾的情况,开启多维度养老服务模式,扩面推进村级老年人集中用餐养老模式,在示范带上设立3个村级点,集中用餐人员超100人;在文化礼堂设立“健康小屋”,将60周岁以上老人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输入信息库,落实医师、专业技术人员等定期开展医疗咨询、诊断、讲座等服务;周壤镇养老服务中心,能接收村级行动不便的特困户以及长期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入住,并与镇卫生院签订“定期提供上门巡诊、急救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的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镇卫生院已提供医疗服务 86 人次,镇养老服务中心已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 65人次。三是智慧养老模式2.0赋能乡村振兴。针对侨乡老人健康无人知的情况,重点打造“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如在侨界留守老人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求救按钮,实现国内外子女通过手机APP实时随时查看、留守老人随时呼救救助的目的。同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网格化,通过划片定责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责任网络,实行养老服务“网格化管理、结对式照料”,并由“红色栋长”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全镇共划分160 个网格,推选出“红色栋长”160 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帮办医保、社保、困难补助等民生事项。

平和乡凝聚新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平和乡坚持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厚植乡贤文化,培植乡贤力量,重构乡贤实践,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家乡产业发展、乡风涵养、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凝聚了乡贤的智慧和力量,绘制了“康养一叶·茶韵平和”乡村振兴建设同心圆。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扶植振兴产业。以“搭建交流平台,聚合优势资源,提供增值业务,培育产业领军”为目标,引进亮点项目“品味明朝茶器营”,打造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实现茶产品与“文化+”、“旅游+”、“互联网+”等的碰撞融合。茶器营列入市级旅游购物平台。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发挥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龙头作用,成立由龙头企业、村集体及茶农、技术人员等三方共同组成的茶产业联合体组织,全面推动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市场化。2021年春茶产量达71.29吨、产值达2028万元,产量、产值均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113名茶农入股茶产业联合体,人均收入预计可增加3000元以上。推动九龙山茶园综合体建设,成功引进福建茶企1家,以新研制的乌龙茶有效填补夏秋茶空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涵养乡风文明树立振兴标杆。以“乡贤+孝善”模式为主基调,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弘扬孝善文化。筹资扶助乡养老服务中心及3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运营,累计捐款及物资共计100余万元。以“乡贤+文化”为新动能,守牢传统文化基石。乡贤带头自筹资金重建修缮省级文保单位太阴宫,后经历多次维修,仍保有清光绪后期创办的“民德私塾”,有着传承家风家训的优良传统;开放叶友如根雕藏品馆,展示传统工艺;打造非遗打铁工艺和布袋戏展示厅,保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乡贤文化传播,在全乡营造了敬乡贤、学乡贤、做乡贤,传承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三是参与基层治理凝聚振兴合力。推行“党建+乡贤+维稳”模式,以党建引领、乡贤示范、全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大家园。全乡以“一室一会一队”,即乡贤调解室、乡贤谈心茶话会、乡贤志愿服务队,促进乡贤主动参与平和乡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调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两最三比”、“拆违治乱”、“美丽田园”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带好头做示范,扬特长搭把手,以“监督员”、“指导员”、“服务员”的多角色助力村两委克难攻坚,在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探索实践中贡献乡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