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开始,行以致远
—— 2023年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教材培训实践研修短期培训发表时间:2023-11-09

拾一抹秋意,从“新”出发。顶着秋末的暖阳,于2023年11月2日至11月4日在文成县教育研究院开展“2023年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教材培训实践研修短期培训”,全县共47名信息科技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分为“单元集体备课”、“教学展示”、“专题讲座”三个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落实义教新课程方案,让教师熟悉新教材,做好从信息技术向信息科技课程的转变;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全县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让教师们跳出新教材教学“摸不着头脑”的迷茫区。

本次培训由文成县信息科技研训员刘日锦老师主持,开班伊始,刘日锦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安排,阐明了举办该次活动的目的,表达了对学员以此进步的期望。本次培训尝试了此前从未试过的“集体备课”模式,让学员走出旧经验堆积的条条框框,用灵活的方式体验新教材,用全新的体验积攒新经验。

活动一.集体备课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中最能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方式。参加培训的学员分为初中和小学两批,分别以七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上册教材为备课内容,各自分为三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内容,每组备课组长负责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每组组员根据组里的设计要求,各自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并设计教学辅助材料。历时一天半,各组成员积极献策、热烈讨论、仔细研读、以小见大,让两册教材的内容不再仅限于书中可望不可及的例子,而是贴近生活,又不显枯燥。其中,初中组还在黄笑媛老师的统筹下,以”数字武阳“为主题,进行了整册书的整体教学设计,从”遇见数字武阳“到”联通数字武阳“再到”向世界介绍数字武阳“,三个单元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完成了单元整体到教材整体的优质升级,为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增光溢彩。

活动二.课堂展示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集体备课备出的课精不精彩,课堂上才能显真章。南田中学刘日旺、十源学校王宇、实验三中施陈静、振中学校程德、实验三小潘旭妍、珊溪镇小郑佳琪老师、巨屿镇校刘陆陆和双桂小学郑国崇等8位老师纷纷上场“大显身手”,将设计成果在课堂中呈现出来,每一堂课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耐心、细心和用心。课后,刘日锦老师和各位听课老师精心点评,帮助上课教师们完善自己的设计,希望其不断践行新理念,促进新提升。

活动三.专题讲座

最后一日,吴素素老师、刘陆陆老师、黄笑媛老师,三位学科教学经验颇丰的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专题讲座。

   首先,吴素素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分享《在线学习促学生信息素养成长》,认为需要扭转以前让学生学软件,用软件的思维,让学生学习本学科稳定的内容体系、支持核心素养的内容,理解生活在数字社会的思考方式,用学科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数字化生活的一般问题,将创新变成一种习惯;

5.jpg

刘陆陆老师的讲座主题为《算法知形,思维启航未来》,从算法的本质和育人价值入手,剖析课标,刘老师推荐“运用学科概念和工具解决真实问题,强化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模式,并提出”重视大概念的持久理解“、”搭建思维支架,联系计算思维“、”猜想(设计),实践验证“三点教学建议,强调学与做的联动性,理论与实践的紧密性,为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教学思考提供方向;

6.jpg

黄笑媛老师带来《基于126原则的信息科技七年级上教学建议》,阐明该如何利用126原则进行教学设计:1:一个情景贯穿整个单元;2:两种思维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3:通过六条逻辑主线螺旋式提升核心素养,并对这次的”数字武阳“全书整体设计进行分析,也对这次的全新尝试成果表示肯定,黄老师希望借此次机会落实”科“与”技“并重的课程理念,让学习”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目的。

在培训的最后,研训员刘日锦老师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对集体备课形式表示肯定。这次活动暑期就开始筹备,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省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并参加市级集体备课,对各位备课组长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也对所有信息科技教师送上祝愿:希望各位老师通过这次经历,坦然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有“研”在先,有“备”而来。

“学以笃志,行以致远。”三天的培训很短暂却有很充实,充分调动了信息科技教师的积极性和活跃度,限时有效的备课、集众之所长的交流、自信大胆的展示,都是这次培训的全新成果,希望所有老师奋楫笃行,再接再厉。

 (供稿  十源学校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