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动态
抱团成长 筑梦起航——记文成县廖冰冰名师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发表时间:2023-12-13

抱团成长  筑梦起航

——记文成县廖冰冰第二届名师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冬日暖阳正当时,教研相济促成长。12月12日,来自文成县振中学校、西坑镇、百丈漈镇校的科学老师以及廖冰冰第二届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相聚于文成县伯温小学,共赴冬日教研活动。

第一个环节是课堂展示。第一节课由文成县伯温小学叶沐雨老师带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课。本课叶老师从跳橡皮筋游戏视频导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接着叶老师设计了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孩子们用橡皮筋驱动着小车,在赛道上尝试着、调试着、也不断思索着.......

 

第二节课由文成玉壶镇中心小学王志丽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一课。王老师以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的课前调查为线索,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王老师从驱动型问题出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手段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展现。课堂上虽然学生只完成一个模拟调查记录表格,但课后还有持续性的拓展,让科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

第三节课是由文成县实验小学周如欣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神奇的小电动车》一课。周老师从自制的玩具赛车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电动机的结构观察,让学生了解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个部分组成,再由电动机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动力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就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小电动机转动需要什么条件,更让学生挑战如何让转子转得更快?如何改变转子转动方向?活动过程中周老师科学思维上注重实证意识,以交流呈现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点评,课后,参与活动的全体老师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研讨。文成县十源中心学校郑学镇老师对《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课进行点评,从课程内容及要求、实验内容即核心问题、学生表现分析、教师指导分析和课程反思及建议五个方面做出精准点评。他肯定了叶老师在实验前以橡皮筋撑开的感觉认识弹力,启发学生用橡皮筋产生的力驱动小车;在实验过程中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视频辅助)简洁明了,引申活动二:橡皮筋圈数的多少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在实验结果分析环节抓住学生容易犯错的点,着重讲解原因及解决方法,对整个实验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关注与反馈情况

文成县珊溪南林小学程静静老师对《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一课进行点评,从教材分析、课堂精彩片段以及个人想法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她认为王老师本节课聚焦生活实际,回顾能量的种类,最后探究家中电器的功率,让孩子们学以致用。

文成县二源中心学校吕文骁老师对《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进行点评,她着重分析了周老师本节课以推测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模型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科学思维上注重实证意识,以交流呈现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工作室负责人廖冰冰老师以《教师的成长规划》为题开展评课和专题讲座,廖老师先是对几位老师的观点报告和课例展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接着,结合自身的教学和教研经验,分享了提升教师课堂素养、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素养的方法,之后着重介绍了提升课堂素养的四大方面——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指明了学习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继而,结合真实课例,从“好课”到“好文”,小学科学课例式论文写作思路,为工作室成员的论文写作之路点亮了灯塔。而后,廖冰冰老师对工作室成员提出成长足迹“六个一”,也是对工作室每位成员的期望,请准备好有形的“遍地开花”,无形的自然会来!

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教无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我们会在教学和学习中不断反思,积极实践,相信经过这次的活动,老师们对于自身的成长规划和科学课堂会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文:振中学校  王珊珊

                                                                                                                   图:文成县廖冰冰第二届名师工作室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