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促进理解教学
——记初中科学短期培训第二次活动暨九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研讨活动
为了使学员能充分解读新课标,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能设计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能尝试指向素养立意下的作业设计,更深刻体会项目化教学和大单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开展与实施。2023年4月12日,初中科学短期培训第二次活动暨九年级一模考试质量分析研讨在文成县振中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县初中科学短期培训学员、县九年级科学教师共同参加。
课堂展示 精彩纷呈
池苗苗、史春燕两位老师带来了不同风格、精彩纷呈的展示课。
黄坦中学池苗苗老师的《探究重力》这堂课,以重力的三要素作为基石,精心设计三个任务完成本节的新课教学。在教学中,池老师对学生暴露的前概念知识所引起的冲突利用一个个实验有效地解决,并能及时捕捉课堂的有效生成。本节课的亮点是在重力方向的处理上通过两个对比实验,用强而有力的实验现象动摇并否定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实验二中史春燕老师的《立体影像的设计制作》这堂课,从真实场景入手,通过问题的迭代解决到最后成品的制作与展示,完成本节的任务教学。教学过程中,史老师引导学生从感知模型、设计模型、改进模型到制作模型,有机结合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工程物化理念,为我们生动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模型建构课。
名师点评 倾囊相助
珊溪中学的刘日云老师为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池苗苗老师的概念建构课,刘老师从暴露前概念、解构前概念、构建科学概念、迁移科学概念对本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并对概念转化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分享。史春燕老师的模型建构课,刘老师从基础性任务、综合性任务、应用性任务、创新性任务,从新课标的四个维度对本节课做了点评,并对模型建构课的适用范围进行梳理。
专家引领 助力发展
下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正高级教师徐承翔首先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素养导向下初中科学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例谈》,从对“理解”的理解、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徐老师指出“理解”分为浅层次的理解和深层次的理解,有效的学习的视角已经从学生的勤学苦练转向理解和应用知识。徐老师通过多个具体的案例和相关理论,让我们知道了教学可以通过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三个阶段进行逆向设计,依据新课标要求教学将要导向深层次理解。
随后文成县振中学校周绪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重构·实践·迭代---指向素养立意下的作业设计》。周老师通过对比2个班级学生不同类型作业作答情况,发现了选择题和解答题的优缺点,基于这一真实学情,聚焦新课标重构大单元作业。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体现素养导向。周老师例举了大量作业设计案例,从普通假期作业到探究类作业、项目化作业,为我们多样化设计作业打开新思路。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王晓燕老师则针对九年级一模考试成绩分析进行了专题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共话高效复习》。王老师从试卷测评结果、命题质量分析、试卷命制特点、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下一阶段的复习建议。指出在教学上要做到六个关注,即关注课标重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关注实验与探究、关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关注学科综合与实践、关注情境与问题的真实性。
最后文成县教育研究陪训院科学教研员张吉怀老师以“三个三”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三真”,教学中要做到真情境、真问题和真学习;“三思”,在教学中常思考去哪里、如何去到哪里和怎么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哪里;“三谢”,感谢徐承翔名师工作室学员,感谢所有到会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感谢振中学校的鼎力支持。
今天的活动内容丰富,从课堂展示、评课、教学质量分析、作业设计的经验分享、促进理解教学设计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尽享学习饕餮盛宴。通过这次的活动,每个人对核心素养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和作业设计等专业素养会有更大的提升!
撰稿人:赵翡斐、史春燕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