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单元 送教展风采
——记第二届星悦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
五月雨晴梅子肥,杏花吹尽燕纷纷。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新课标理念的示范,5月19日下午,文成县语文教研员蔡旭琴老师、星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越秀老师协成员来到西坑镇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精彩课例展风采
工作室成员夏淑珍老师读题质疑“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为我们带来《小壁虎借尾巴》。以朗读促感悟,在朗读中强调语气、动作,及时评价促朗读;通过抓关键词和分角色练读的方式发现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夏老师借助图片、字理等多种方式认读本课的生字,编读儿歌巩固本课所学,让孩子在快乐的识字游戏中有所得。
陈洁老师创设“迎六一 选拔故事大王”的大情境,设置讲故事的子任务,为我们带来有趣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陈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复述的策略和支架,借助课文关键词完成表格,学习复述故事;聚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对话,通过朗读读好人物语气,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徐洁洁老师的《方帽子店》注重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规划,创设了“探寻文成博物馆”的子任务,和孩子们一起探寻了方帽子的前世今生,回顾了借表格复述课文这一方法,借关键词提升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徐老师以“招募博物馆讲解员”为驱动,以评价为标准,让学生们在练习中提升复述的能力。
刘瑞坚老师为大家带来四年级的《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充满奇妙色彩的故事情节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朱老师首先巧借词语,引导学生整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接着紧扣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变化(可爱—凄凉—快乐),划出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朱老师还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情感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中。
无生试讲展理念
试讲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潘彬彬老师为我们带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课《枣核》的无生试讲。潘老师创设“制作人物卡片”的子任务,在“聪明枣核我来找”、“聪明情节我来讲”、“聪明故事我来编”三个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回顾前三课所学的复述方法,借助三星评价单来复述枣核的故事,让学生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讲座研讨促提升
星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越秀老师为我们带来《以三下第八单元为例,指向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备课的思考》的讲座。刘老师结合课例讲述了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首先要确定好本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整册书的纵向勾连,把握教材体系知识链,同时进行横向贯通,寻找单元内部的关系网。工作室的四位老师在刘越秀老师的带领下,共同集备了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从任务群的整体设计,到任务的分解,对学习框架进行重新架构,再到磨课、反思、再磨课,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有了最后的精彩呈现。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骨干教师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锻炼的平台,更为结对学校教师带来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撰稿:刘越秀 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