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 绘梦启航
----文成县中小学美术教师素养提升短期培训第一次集训掠影
冬日的暖阳像金子般洒向大地,在这美好的时刻,文成县的美术老师们迎来了一次适时的“充电”。11月8日和11日,为期两天的文成县中小学美术教师素养提升短期培训第一次集训在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602培训室和文成县实验小学会议室举行。本次培训有两个专题,一是美术教师专业提升之钢笔画专题培训,二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专题研训。
本次培训的钢笔画专题由文成县美协主席、文成中学美术教师罗挺老师执教。罗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和钢笔画家作品,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示范,让老师们对钢笔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罗老师引导老师们发现家乡之美,以家乡红枫古道为例,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用不同画材展现家乡红枫之美,为教师们的创作提供不一样的思路。他还重点讲解了以红枫为主题的钢笔画的创作思路及表现方法,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实用的技术指导。
现场的老师们听得兴致勃勃,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等来了教师们自由创作的时间了!现场的老师们各个专注地创作,有钢笔线描的,有钢笔淡彩的,大家“各显神通”,纷纷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去表现家乡红枫之美。老师们在本次学习中体会到了钢笔画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为后续继续学习与创作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本次培训的作业是上交一幅或一组以文成红枫古道为题材的钢笔画或钢笔淡彩画作品,这些作品将择优进行进一步加工,在2024“伯温故里 山水侨城”手绘文成艺术作品展中展览。或进行装裱后,在12月初举办的文成县红枫节中售卖给游客,所得款项捐赠贫困人士。
本次“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先,是文成县美术学科研训员、特级教师赵蓓莹老师围绕中小学美术新教材的编写解析展开讲座,引领老师们了解新教材的变化、关注义务段课程的学段衔接,把握大单元和核心素养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新教学的探索。同时,赵老师鼓励大家在新教材的使用践行中要克服畏难情绪,结合课标和教材深入研读,因地制宜,追求实效。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作用,不仅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创造力、感知力、情感表达及精神世界的全面成长,培养学生终身的爱好,提升学生的人生幸福感。
在本专题的研训活动中,针对一年级的新教材,由文成县教坛新秀、县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周颖颖老师带来一节《撕纸挂饰》研讨课。这是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周老师结合单元整体目标,根据本校学生学情,抓住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开展多个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弱化难点,让学生在自学、同伴研讨与教师帮扶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很接地气的教学思考,也开启了老师们对美术新教材教学的交流与研讨。
教学活动结束后,周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磨课过程及设计理念,让与会老师们加深了对本节课的了解,也感受到周老师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与求知若渴的探索精神。
接着,由文成县教坛新秀、县实验小学林文丹老师对本节课作观课感悟分享。林老师从“大单元”、“大任务”、“难点”、“亮点”等多方面对本节课予以分析,让与会的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林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新教材培训和学习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她认为新教材的出现,不仅是对美术教学内容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我们教学理念的一次挑战和重塑。新教材以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方式,将美术与生活、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在讲座中,她还穿插分享了一些多年来对美术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及时积累素材、提升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能力的路径,老师们受益匪浅。
接下来的分享是来自文成中学的郑小瑞老师,她是温州市骨干教师,曾经获得温州市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审一等奖。她从自己参加课堂教学评审入手,分享如何研读新课标、新教材,逐步衍生到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课程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连串的探索和实践。看似不经意的漫谈,却能深刻地体会到郑老师的智慧。从她的经验分享中,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那是有原因的。也许最初的成绩是来自于一次“偶然”,但是只有长期的不断地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深入钻研,才能不断地发光发热,在所在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为期两天集训的中间还有两天的周末时间,赵蓓莹老师还给学员们布置了自学的任务,就是要求全体学员观看温州市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专题教研的直播活动,并全程做好学习笔记作为作业上交。赵老师认真地对所有作业进行批阅,并进行反馈,对部分有详细记录、有自我反思的教师进行了表扬。
最后,赵老师对本次研训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大家围绕“美术专业素养精进”、“新教材解读与实践”两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度学习,方能提升自我,胜任岗位职责。
报道: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 吴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