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约 美育共富
——记浙派名师班培养对象梁世伟老师与文成县刘彬彬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美术教学研讨活动发表时间:2024-04-02

山海相约  美育共富

——记浙派名师班培养对象梁世伟老师与文成县刘彬彬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2024年4月1日,2022级浙派名师培养对象、长兴县第八小学副校长梁世伟老师来到文成县,与文成县刘彬彬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美术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文成县美术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赵蓓莹老师以及其他一些美术骨干教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旨在推动美育共富的理念,通过名师们的专业引领和经验分享,促进文成县美术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共同提升。

 

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吹吹打打》。课堂伊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说一说家乡的民俗风情、聊一聊全国各地的民俗特色发了同学们对美术课堂学习强烈欲望

 

随着课堂的深入,老师将我们带到了陕西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通过对陕北地区地貌、地形的分析,巧妙地引出了腰鼓这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乐器。随后,通过图片展示,介绍腰鼓的结构和特点两个环节,让同学们对腰鼓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随着安塞腰鼓的视频展播。鼓手们鲜艳的服饰,激昂的鼓点壮观场面让同学们感到震撼。老师还介绍了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让同学们对腰鼓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欣赏完视频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腰鼓表演所传达的情感和体态特点。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鼓手们的体态夸张而有力,有的则感受到了鼓点中蕴含的激情和活力。

 

 

随后,老师让同学们以火柴人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出腰鼓表演者的动作和体态。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火柴人。老师则在一旁悉心指导,确保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完成创作任务后,老师又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了解陕北汉子的面部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同学们对陕北汉子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制作撕纸打鼓的陕北汉子的视频。视频中用巧手将纸张撕成各种形状,再组合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陕北汉子形象。这一环节不仅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整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关于腰鼓和陕北民俗的知识,更在创作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堂《吹吹打打》的艺术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

 

 

《色彩的世界》:探寻中式色彩之美

来自刘彬彬名师工作室学员的赵星星老师,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关于色彩之美的奇妙旅程。老师以文成本地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带领我们领略了文成独特的大自然景色

活动伊始,一幅幅色彩缤纷的作品映入眼帘。这些作品或以清新淡雅为主,或以华丽壮观为特色,都展现了中式色彩的独特韵味。在学习单的引导下,大家开始探讨色彩的奥秘。从清新的蓝色到强烈的对比色,每一种色彩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与意境。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色彩,还深入了解了色彩名称的由来和颜料的制作过程。原来,中式色彩的命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寓意。而矿物颜料的制作更是传承了古法技艺,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后,大家尝试从大自然中提取颜色。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不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充满自然之美的作品逐渐呈现在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色彩的魅力,更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在评价环节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作品的喜爱和赞赏,老师给同学们提了更好的建议从植物提取颜色的作品色彩丰富、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此次学习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们领略了中式色彩之美,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心。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探寻色彩世界的行列中,用色彩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次活动中,梁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做校本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 美术课程开发》。梁老师还专门为文成量身制定了美术特色方案。

 

 

梁老师从四方面来分析文成现状,一从美育概况出发,二是收集当地美育特色资源,如人文美育资源和自然资源、非遗美育资源来剖析。三是完善校本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四是建构文成县美育特色设想。

 

在梁老师的引领下,期待文成有更多老师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春之声,在柳树枝头吐新芽,“研”之声,在春雨绵绵中不停歇。学无止境,教亦无涯。在美好的春日里,梁世伟老师与文成美术教师,山海相约,相聚文成,在美育路上同研共进,向着更高,更深,更远出发!

                             报道:西坑镇校  朱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