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微风拂面,在这充满生机的光阴里,为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践行新课标理念,温州市汪洁飞名师工作室于5月25日在瑞安市城市学院举行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浙江省正高级、特级教师、瑞安市语文教研员李海华老师莅临指导。
上午的活动在李海华老师的专题讲座《以文化人:单元统整读写的价值追求》中拉开序幕。李老师首先带领大家知晓跨学科学习的三大优势:回归真实生活、促进儿童真实发展、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接着她指出语文教学要抓牢读写的本质,在单元统整读写中,以统编教材原生单元为基础,统整单元的主题教育元素和语文要素,通过全局化的读写设计、全域化的读写实施、全息化的读写评价,帮助学生抵达核心素养的佳境,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怎样让单元统整读写的价值落地呢?李海华老师在下午场的活动中继续带来专题讲座《单元统整读写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李老师从形成读写统整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流程、实施嵌入式过程性读写评价、构建教学评一致的读写实施建议等角度为学员做了详细的阐述。单元统整读写是以统编教材的原生单元为基础,创设单元教学大情景,设计具有严密联系的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言语智能与精神生命的蓬勃生长。李老师强调教师要站在全科育人的角度来思考本学科育人价值和教学方式,优化“五课”学习结构,让跨学科读写在课堂中落地。
紧接着,经开区教坛新秀梅春华老师带来课例《金字塔》。梅老师立足单元视角,创设了“品寰宇风光,做世遗宣讲人”的任务情境。学生梳理金字塔关键信息中,感受金字塔的不可思议,融合音乐、美术学科相关知识品读“夕阳下金字塔”的色彩美,随后比较了散文与非连续性文本不同表达方式,丰富学生语言认知,最后在联读中融合数学、物理等知识,推测金字塔建造过程,展开宣讲。整节课力求在跨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能力。
文成县教坛新秀潘彬彬老师展示了课例《元日》。在这堂课中,潘老师巧妙创设了“争做中华文化小使者”的情境,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深入剖析《元日》一诗的内涵。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感悟古诗,使学生逐步领略古诗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同时,潘老师融合了数学、音乐、英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有效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温州市教坛新秀陈慧君老师带来专题讲座《主题、路径、评价: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三抓手》。陈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从如何确定学习主题、如何设计任务驱动路径、如何规划评价系统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陈老师认为跨学科学习要基于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学生关键能力等要素确定学习主题;设计任务路径是要打通学科壁垒,融通学习空间、联结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规划评价系统要做到分解目标、融于过程和动态导学。
最后,工作室导师正高级、特级教师汪洁飞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部署了工作室下阶段的研究重点,指出新课标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充满挑战,也未来可期,需要老师们安静和专业去对待,以课改的名义,勇往直前。
“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本次专题活动的举行,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化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思考着、感悟着、学习着、成长着。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让跨学科学习真正成为课程的应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