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 ||||||||||||||||||||||||||||||||||||||||||||||||||||||||||||||||||||||||||||||||||||||||||||||||||||||||
|
||||||||||||||||||||||||||||||||||||||||||||||||||||||||||||||||||||||||||||||||||||||||||||||||||||||||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388号修订)规定,现对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自公告日2022年5月18日起10个工作日。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位于文成县,该工程通过取水口、输水隧洞、管道等工程措施,输送高岭头一级水库原水至各乡镇的现有水厂以及拟建的规划水厂(规划水厂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分配水量至文成县西北区域的西坑镇、黄坦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等五个乡镇。线路途经吴坳坑、峃作口、水垟坑、三滩、高村、西段、金路桥,出口至黄坦镇上源底,沿线分别布置叉管向各乡镇供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约66.90km(含各支线),其中隧洞总长约20.181km(含支洞),管道总长约 62.317km,内径DN150~DN1200,工程供水人口约 12.1万人(2035 年水平年),供水保证率取95%,日最大引水量14.72万m3,年引水量1802万m3。文成县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实施后,高岭头一级水库作为县城的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文成县城供水存在的问题,提高县城供水安全性,城区2035年的应急备用供水规模6.55万m3/d,应急备用水量为52.4万m3。本工程总投资为59632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 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施工生产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经沉砂池处理;汽车、机械设备维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隧洞施工废水经收集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施工生产或汽车、机械设备冲洗或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本工程不设施工人员生活区,临时住房租用附近居民房加以解决,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汇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施工现场中设置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由环卫部门按时清运处理。本工程取水口利用原发电引水隧洞进水口,由于坝下生态流量不变,因此不会影响坝下段河道水文情势,由于本工程从已建发电引水隧洞引走部分流量,导致高岭头一级电站发电厂房出口尾水流量减少,本工程实施后发电厂房尾水出口流量为3.53m3/s,由于坝下生态流量保持不变,本工程引水后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不大。工程引水对库区所在流域水资源配置不会造成影响,本工程建成之后将引走高岭头一级水库坝址以上的部分天然径流量,会对坝址以下的高岭头一级水电站发电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2)地下水:隧洞施工过程中对遇到不良地质段产生的涌水提前做好疏排水或灌浆封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水位影响不大。埋管施工在管线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渗排水工作,埋管施工基本上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变化。 3)声环境:集中施工区施工噪声会对附近村民产生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流程,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夜间严禁高噪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高噪声设备应避免靠近和直对邻近敏感点,在敏感路段施工中要建简易的声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 4)大气环境:施工过程产生的作业面扬尘、堆场扬尘、运输扬尘采取洒水抑尘,施工作业扬尘对施工区50m以内的村民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汽车行驶尾气对附近村民产生影响较小。 5)固废:临时堆土和弃渣需做好防护措施,生活垃圾、废机油等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区域植被面积和生物量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对沿线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施工对动物的影响是短期和有限的,施工活动结束后,动物的生存环境将会逐步得到恢复。 7)环境风险:地下水渗入输水管线污染原水水质的可能性很小,但仍需采取严格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地表水:本工程施工区内不设施工人员生活区,施工人员临时住房租用附近民房加以解决,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施工现场设置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由环卫部门按时清运处理。施工期产生的混凝土系统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作为施工用水、施工场地的降尘用水等;汽车、机械设备维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隧洞施工涌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降尘用水。 2)地下水:隧洞施工过程中对遇到不良地质段产生的涌水提前做好疏排水或灌浆封堵,埋管施工在管线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渗排水工作。 3)声环境: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时控制车速在20km/h以内,禁鸣喇叭,控制夜间行驶。施工单位在作业中应尽量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配置施工机械,降低组合噪声级,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村民等敏感点,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施工场地远离附近敏感点处。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禁止强噪声机械夜间作业,夜间确需施工的,应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夜间施工。本工程输水管道工程施工期全部选择昼间、夜间禁止施工,优先采用小型机械设备或人工开挖,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邻近村镇居民点的输水工程段、设置移动式声屏障,保护输水工程沿线和各个村庄的声环境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做到环保施工、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和规定。 4)大气环境: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大气粉尘含量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配戴防尘口罩,并进行定期洒水。加强施工区的绿化,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工程施工期凿裂、钻孔等优先提倡湿法作业,作业后及时喷雾降尘,减少粉尘产生量。工程隧洞开挖过程中优化开挖爆破方法,采取产尘少的开挖爆破方法,优先选择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深孔微差挤压爆破等爆破技术,采用洒水、覆盖草袋等降尘、控制爆破飞石措施,以减少粉尘的产生。爆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设备。非雨日采取洒水措施,以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钻机,减少粉尘的排放量。对砼拌和系统、水泥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建议施工单位将拌和机等机械设置防尘罩,实施封闭施工、半封闭施工等措施来减轻此类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同时应配置喷雾器,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喷雾器的维护,保证原料得到足够的润湿。场内外交通道路硬化,对路面加强维护并保持清洁,场内施工道路和对外交通道路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对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取对主要施工道路配备洒水车,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运输汽车可通过防止超载及采用封闭车辆运输等措施来减少扬尘污染。在施工区控制汽车运行速度,在靠近村镇及居民点行驶的车辆,车速不得超过20km/h。土、石、水泥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做好运输车辆的密封和车辆保洁措施,减少因土、石外泄造成的扬尘污染。临时堆料场、堆土场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并采用彩条布覆盖等措施,工程弃渣应及时清运至其它项目填筑利用,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扬尘量。 5)固废:施工弃渣通过外运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及时由村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废机油和含油废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泥、浮渣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6)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严格按照施工用地规划进行弃渣和表土临时堆置,禁止在规划外的其他区域随意弃土和进行表土堆置;施工过程中,各种临时用地结束后须尽快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或复林;施工临时占地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立即根据水保措施进行恢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珍稀保护植物,及时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汇报,采取避让、移植保护性等措施。严格限制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工程占地范围。施工期间遇常见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禁止捕猎;在林地较密集地区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禁止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轧石等高噪声作业,夜间禁止光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风速比较大的天气,减少扬尘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交给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处理;对施工中遇到的鸟窝要移到非施工区的其它树上;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鸟和鸟卵(蛋)交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妥善处置。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尤其是临时占地处,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7)环境风险:加强施工污废水的处理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隧洞开挖和汽车、机械设备冲洗、修理作业等各施工生产,从源头上控制污废水的产生,待环保设施恢复正常后才可进行施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处理系统的巡视和水质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查清事故排放源,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环保、水务部门和下游可能受影响的用水单位或个人等;采用水下自动监测仪器对输水管道进行监测,定期对隧洞的混凝土内壁进行扫描,标出裂缝的开度和位置,以及隧洞及管道的破损、变形情况。并可用水下摄像机对内壁进行摄像,及时维修裂缝与破损。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结论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选址文成县铜铃山镇、西坑镇、黄坦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大峃镇,该工程为输送高岭头一级水库原水至西坑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和黄坦镇。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在建设期存在一定的污染因素,会对水、气、声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运行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在加强环境管理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后,可以基本控制污染和减少影响。总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程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局部的,并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减少,经分析和评价,在采取各项有效的保护措施后,能够符合 “三线一单”要求,因此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有关措施和建议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为项目附近的居民、单位和团体。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对当地环境质量的认可程度,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的满意程度,对建设项目的支持态度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发表对建设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也可直接拜访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的联系人,当面反馈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为2022年5月18日至2022年5月31日。 八、环评单位、审批部门、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文成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 电话:0577-67897879 (2)评价单位名称: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525号同人恒玖大厦20楼 联系人:李工 电话:0577-88981302 Email:125778450@qq.com (3)审批单位: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联系方式:0577-67893586 九、明确在报送审批或重新审核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向公众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在报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审批前,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将在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全本公示,公众可进入http://www.zjzhonglan.com/查阅报告书全本。
文成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5月18日 |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388号修订)规定,现对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自公告日2022年5月18日起10个工作日。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位于文成县,该工程通过取水口、输水隧洞、管道等工程措施,输送高岭头一级水库原水至各乡镇的现有水厂以及拟建的规划水厂(规划水厂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分配水量至文成县西北区域的西坑镇、黄坦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等五个乡镇。线路途经吴坳坑、峃作口、水垟坑、三滩、高村、西段、金路桥,出口至黄坦镇上源底,沿线分别布置叉管向各乡镇供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约66.90km(含各支线),其中隧洞总长约20.181km(含支洞),管道总长约 62.317km,内径DN150~DN1200,工程供水人口约 12.1万人(2035 年水平年),供水保证率取95%,日最大引水量14.72万m3,年引水量1802万m3。文成县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实施后,高岭头一级水库作为县城的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文成县城供水存在的问题,提高县城供水安全性,城区2035年的应急备用供水规模6.55万m3/d,应急备用水量为52.4万m3。本工程总投资为59632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 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施工生产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经沉砂池处理;汽车、机械设备维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隧洞施工废水经收集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施工生产或汽车、机械设备冲洗或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本工程不设施工人员生活区,临时住房租用附近居民房加以解决,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汇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施工现场中设置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由环卫部门按时清运处理。本工程取水口利用原发电引水隧洞进水口,由于坝下生态流量不变,因此不会影响坝下段河道水文情势,由于本工程从已建发电引水隧洞引走部分流量,导致高岭头一级电站发电厂房出口尾水流量减少,本工程实施后发电厂房尾水出口流量为3.53m3/s,由于坝下生态流量保持不变,本工程引水后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不大。工程引水对库区所在流域水资源配置不会造成影响,本工程建成之后将引走高岭头一级水库坝址以上的部分天然径流量,会对坝址以下的高岭头一级水电站发电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2)地下水:隧洞施工过程中对遇到不良地质段产生的涌水提前做好疏排水或灌浆封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水位影响不大。埋管施工在管线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渗排水工作,埋管施工基本上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变化。 3)声环境:集中施工区施工噪声会对附近村民产生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流程,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夜间严禁高噪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高噪声设备应避免靠近和直对邻近敏感点,在敏感路段施工中要建简易的声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 4)大气环境:施工过程产生的作业面扬尘、堆场扬尘、运输扬尘采取洒水抑尘,施工作业扬尘对施工区50m以内的村民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汽车行驶尾气对附近村民产生影响较小。 5)固废:临时堆土和弃渣需做好防护措施,生活垃圾、废机油等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区域植被面积和生物量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对沿线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施工对动物的影响是短期和有限的,施工活动结束后,动物的生存环境将会逐步得到恢复。 7)环境风险:地下水渗入输水管线污染原水水质的可能性很小,但仍需采取严格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地表水:本工程施工区内不设施工人员生活区,施工人员临时住房租用附近民房加以解决,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施工现场设置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由环卫部门按时清运处理。施工期产生的混凝土系统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作为施工用水、施工场地的降尘用水等;汽车、机械设备维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隧洞施工涌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降尘用水。 2)地下水:隧洞施工过程中对遇到不良地质段产生的涌水提前做好疏排水或灌浆封堵,埋管施工在管线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渗排水工作。 3)声环境: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时控制车速在20km/h以内,禁鸣喇叭,控制夜间行驶。施工单位在作业中应尽量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配置施工机械,降低组合噪声级,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村民等敏感点,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施工场地远离附近敏感点处。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禁止强噪声机械夜间作业,夜间确需施工的,应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夜间施工。本工程输水管道工程施工期全部选择昼间、夜间禁止施工,优先采用小型机械设备或人工开挖,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邻近村镇居民点的输水工程段、设置移动式声屏障,保护输水工程沿线和各个村庄的声环境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做到环保施工、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和规定。 4)大气环境: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大气粉尘含量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配戴防尘口罩,并进行定期洒水。加强施工区的绿化,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工程施工期凿裂、钻孔等优先提倡湿法作业,作业后及时喷雾降尘,减少粉尘产生量。工程隧洞开挖过程中优化开挖爆破方法,采取产尘少的开挖爆破方法,优先选择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深孔微差挤压爆破等爆破技术,采用洒水、覆盖草袋等降尘、控制爆破飞石措施,以减少粉尘的产生。爆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设备。非雨日采取洒水措施,以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钻机,减少粉尘的排放量。对砼拌和系统、水泥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建议施工单位将拌和机等机械设置防尘罩,实施封闭施工、半封闭施工等措施来减轻此类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同时应配置喷雾器,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喷雾器的维护,保证原料得到足够的润湿。场内外交通道路硬化,对路面加强维护并保持清洁,场内施工道路和对外交通道路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对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取对主要施工道路配备洒水车,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运输汽车可通过防止超载及采用封闭车辆运输等措施来减少扬尘污染。在施工区控制汽车运行速度,在靠近村镇及居民点行驶的车辆,车速不得超过20km/h。土、石、水泥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做好运输车辆的密封和车辆保洁措施,减少因土、石外泄造成的扬尘污染。临时堆料场、堆土场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并采用彩条布覆盖等措施,工程弃渣应及时清运至其它项目填筑利用,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扬尘量。 5)固废:施工弃渣通过外运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及时由村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废机油和含油废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泥、浮渣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6)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严格按照施工用地规划进行弃渣和表土临时堆置,禁止在规划外的其他区域随意弃土和进行表土堆置;施工过程中,各种临时用地结束后须尽快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或复林;施工临时占地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立即根据水保措施进行恢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珍稀保护植物,及时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汇报,采取避让、移植保护性等措施。严格限制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工程占地范围。施工期间遇常见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禁止捕猎;在林地较密集地区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禁止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轧石等高噪声作业,夜间禁止光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风速比较大的天气,减少扬尘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交给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处理;对施工中遇到的鸟窝要移到非施工区的其它树上;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鸟和鸟卵(蛋)交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妥善处置。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尤其是临时占地处,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7)环境风险:加强施工污废水的处理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隧洞开挖和汽车、机械设备冲洗、修理作业等各施工生产,从源头上控制污废水的产生,待环保设施恢复正常后才可进行施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处理系统的巡视和水质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查清事故排放源,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环保、水务部门和下游可能受影响的用水单位或个人等;采用水下自动监测仪器对输水管道进行监测,定期对隧洞的混凝土内壁进行扫描,标出裂缝的开度和位置,以及隧洞及管道的破损、变形情况。并可用水下摄像机对内壁进行摄像,及时维修裂缝与破损。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结论 文成县城乡饮用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西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选址文成县铜铃山镇、西坑镇、黄坦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大峃镇,该工程为输送高岭头一级水库原水至西坑镇、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和黄坦镇。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在建设期存在一定的污染因素,会对水、气、声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运行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在加强环境管理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后,可以基本控制污染和减少影响。总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程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局部的,并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减少,经分析和评价,在采取各项有效的保护措施后,能够符合 “三线一单”要求,因此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有关措施和建议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为项目附近的居民、单位和团体。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对当地环境质量的认可程度,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的满意程度,对建设项目的支持态度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发表对建设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也可直接拜访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的联系人,当面反馈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为2022年5月18日至2022年5月31日。 八、环评单位、审批部门、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文成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 电话:0577-67897879 (2)评价单位名称: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525号同人恒玖大厦20楼 联系人:李工 电话:0577-88981302 Email:125778450@qq.com (3)审批单位: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联系方式:0577-67893586 九、明确在报送审批或重新审核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向公众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在报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审批前,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将在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全本公示,公众可进入http://www.zjzhonglan.com/查阅报告书全本。
文成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5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