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珊溪至泰顺横坑公路高山至福全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发布日期:2025-04-18 11:16:59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浏览量: 字体:[ ]

文成珊溪至泰顺横坑公路高山至福全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路线为南北走向,项目起点位于珊溪镇东坪村(底斜)K0+000,路线自西北向东南顺接东坪通村公路,至坑源底设回头弯沿山腰爬坡展线至高山村,经岩门下、横夅在乌岩夅脚附近设仙岩尖隧道至桂山,终点与仰矾线在桂山福全村平面交叉,终点桩号K7+875.478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7.896km(断链20.568m),采用设计速度为30km/h的双道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m,桥梁隧道8.5m。全线设桥梁300/4座,隧道1166m/1座。工程概算建安费为17680.8万元,总造价20442.4万元,建设资金除向省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申请补助外,其余部分由文成县政府负责筹措。

二、主要环境影响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环境空气:区域空气质量需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道路沿线附近村庄、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

2、地表水:区域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类水标准

3、声环境:村庄或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沿线附近的村庄;

4、生态环境: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山华林场、临时用地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等。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施工期

环境空气: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沥青烟等,在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降尘措施后,预计施工场地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及居民点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另外,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暂的,在施工结束后,施工扬尘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水环境:项目施工期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水等,生活污水采用移动卫生设施,收集后清运处理;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声环境:根据预测结果,间施工机械噪声在施工场地90m以外基本可达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处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隧道口距离敏感点较远,本工程施工期爆破噪声对周边村庄敏感点影响不大。

④固废:项目施工期固废包括工程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摊铺沥青渣。弃土弃渣部分自身利用或交于桂山乡作为村镇建设用,其余弃于弃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到指定垃圾箱,清运处理;摊铺时会产生的少量的沥青渣,经收集后回用于道路建设。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桥梁、弃渣、施工临时场地等,影响方式主要包括占用耕地、景观破坏、水土流失、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等。

2、营运期

环境空气:根据道路两侧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可知,项目营运期道路两侧CO浓度、NOX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相应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因此,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无明显不良影响,运营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水环境:项目沿线不设服务站、管理用房等设施,废水主要为地面径流水。由于项目道路线路较短,路面宽度有限,路面径流随各路段面流入附近水体,也就不能形成较为集中的径流污染源。路面径流分散在各条河流中被迅速稀释。因此道路路面径流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的影响是短时间的,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

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时段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营运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运营近期、中期、远期沿线区域200m距离内昼夜噪声均可达标,各敏感点昼夜噪声预测值均能达标,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详见表1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本项目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造成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质量要求;符合项目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划的要求 ,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 ,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建设项目开展的公众参与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要求。

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但工程施工和营运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带来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营阶段,建设单位(或营运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执行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期限及公众反馈意见的途径

本次评价在道路沿线涉及的乡镇、行政村村委公示栏张贴了公示,同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进行了公示。公众对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在公示期限内可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或者当地环保局提出,并留下姓名、联系方式、联系地址。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9482019419,共10个工作日。

八、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文成县交通运输局

地    址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建设路114号

人:张云锋               联系电话:13968915127

2)环评单位

环评单位:浙江天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039

    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972号北软泰嘉园K902 

人:冯晓丽         联系电话:0571-88319066

3)审批单位

审批部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联系电话0577-67812073

 

 

建设单位(盖章):文成县交通运输局                              

201948

 

 

 

 

 

 

 

 

 

 

1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汇总一览表

内容类型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SS、石油类)

尽量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量。

施工机械、车辆维修产生的冲洗废水,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废油污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上清液回用做洒水降尘,废水不得直接外排。

雨天应注意对施工机械的遮盖防护,防止因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含油污废水进入水体。在临时堆场旁边设置排水沟,堆场上增设覆盖物,水泥、黄沙等材料不宜露天堆放贮存,并尽量做好用料的安排,减少建材的堆放时间。临时堆场应尽量远离河道。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生活污水(CODCr、氨氮、SS

要求集中收集后清运处理,不得外排。

 

施工期废气

扬尘、拌和粉尘

1、控制建筑和道路扬尘污染。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机制,积极创建绿色工地,落实施工工地围蔽,做到六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且密闭无洒漏、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

2、建筑垃圾、渣土等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需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并采取防尘措施。

3、施工期尽量避开易产生扬尘的天气。

4、运输车辆实行密闭化,不得沿路泄漏、遗撒。

5、应采取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行驶。

6、在施工阶段应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7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汽车尾气

/

沥青烟

/

施工期固废

弃土弃渣

工程弃方运至桂山乡综合利用

无害化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到指定垃圾箱,清运处理。

施工期噪声

Leq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淘汰高噪声设备和落后工艺。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教育,尽量减少人为噪声。

做好运输车辆进出本工程的沿线道路的周围群众的协调工作。施工期的运输车辆进出对周围群众带来多种不便,尤其受车辆噪声和车辆扬尘的影响,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应加强与周边住户和单位的联系,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取得群众的谅解。

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阶段应尽量避免进行夜间施工,如确有需要,须经过有关环保部门作出夜间施工的许可后方可进行。

隧道施工禁止夜间爆破作业,尽量选择影响程度最小的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隧道爆破作业时采取减小单段炸药使用量、定向爆破,以减小振动影响。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破,爆破时张贴公示及时告知附近居民。

确保施工噪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营运期大气

CONOx

加强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的运营状态。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水环境

废水SSCODCr

加强道路的照明,在道路拐角、靠近河道路段设置警示牌和车辆减速慢行标志,提醒运输车辆司机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保证车辆通行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保障沿线居民的安全及水体的水质。加强车辆运输管理。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噪声

Leq

道路应加强交通管理,发生堵车应及时疏导。完善公路警示标志,设立禁鸣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禁止鸣笛;加强道路的维修保养,保持桥面或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基处理遗留的路桥高程差,减少路面下沉、裂缝、凹凸不平现象,减少因刹车、加速而引起的声级增加值。加强管理,严禁车辆超速行驶。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

环境

1、在施工作业中应采取合理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河岸的开挖,以减轻对水生生物生境的影响。

2、对施工废水加强管控严禁施工废水直排河道,对水质造成影响。

3、弃方运至桂山乡综合利用。

4、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采取有利于土地及植被恢复的措施减少对其影响,特别是临时占用耕地的,要及时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并做好占地补偿工作及施工后的植被恢复措施

5、施工过程中,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避免对周围农田的破坏。

6、在本工程的影响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后续防护措施,并结合地形等其他功能的利用,采用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路基防护措施,如深挖路段施工中首先测量定线,挖掘机进程从坡顶向路基标高开挖,同时在顺坡面外侧25m外开挖截水沟,边开挖边修坡,开挖至路堑路基标高。路基形成后立即修筑边坡,针对不同岩土质地的边坡采取护面墙、抗滑桩、防滑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内种草、机械液压喷播或满铺草皮等措施进行坡面防护,使本工程高填深挖路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环境可以接受的水平。

7、弃渣体积不得超出堆场的设计容量,超出时应另择堆场,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到周边区域植物的生长。土方得到利用或进行转移后,应尽快根据地利条件,进行植被恢复绿化工作,减少隧道施工弃渣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文成珊溪至泰顺横坑公路高山至福全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次数: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字体:[ ]

文成珊溪至泰顺横坑公路高山至福全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路线为南北走向,项目起点位于珊溪镇东坪村(底斜)K0+000,路线自西北向东南顺接东坪通村公路,至坑源底设回头弯沿山腰爬坡展线至高山村,经岩门下、横夅在乌岩夅脚附近设仙岩尖隧道至桂山,终点与仰矾线在桂山福全村平面交叉,终点桩号K7+875.478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7.896km(断链20.568m),采用设计速度为30km/h的双道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m,桥梁隧道8.5m。全线设桥梁300/4座,隧道1166m/1座。工程概算建安费为17680.8万元,总造价20442.4万元,建设资金除向省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申请补助外,其余部分由文成县政府负责筹措。

二、主要环境影响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环境空气:区域空气质量需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道路沿线附近村庄、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

2、地表水:区域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类水标准

3、声环境:村庄或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沿线附近的村庄;

4、生态环境: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山华林场、临时用地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等。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施工期

环境空气: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沥青烟等,在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降尘措施后,预计施工场地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及居民点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另外,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暂的,在施工结束后,施工扬尘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水环境:项目施工期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水等,生活污水采用移动卫生设施,收集后清运处理;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声环境:根据预测结果,间施工机械噪声在施工场地90m以外基本可达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处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隧道口距离敏感点较远,本工程施工期爆破噪声对周边村庄敏感点影响不大。

④固废:项目施工期固废包括工程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摊铺沥青渣。弃土弃渣部分自身利用或交于桂山乡作为村镇建设用,其余弃于弃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到指定垃圾箱,清运处理;摊铺时会产生的少量的沥青渣,经收集后回用于道路建设。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桥梁、弃渣、施工临时场地等,影响方式主要包括占用耕地、景观破坏、水土流失、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等。

2、营运期

环境空气:根据道路两侧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可知,项目营运期道路两侧CO浓度、NOX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相应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因此,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无明显不良影响,运营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水环境:项目沿线不设服务站、管理用房等设施,废水主要为地面径流水。由于项目道路线路较短,路面宽度有限,路面径流随各路段面流入附近水体,也就不能形成较为集中的径流污染源。路面径流分散在各条河流中被迅速稀释。因此道路路面径流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的影响是短时间的,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

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时段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营运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运营近期、中期、远期沿线区域200m距离内昼夜噪声均可达标,各敏感点昼夜噪声预测值均能达标,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详见表1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本项目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造成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质量要求;符合项目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划的要求 ,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 ,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建设项目开展的公众参与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要求。

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但工程施工和营运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带来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营阶段,建设单位(或营运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执行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期限及公众反馈意见的途径

本次评价在道路沿线涉及的乡镇、行政村村委公示栏张贴了公示,同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进行了公示。公众对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在公示期限内可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或者当地环保局提出,并留下姓名、联系方式、联系地址。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9482019419,共10个工作日。

八、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文成县交通运输局

地    址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建设路114号

人:张云锋               联系电话:13968915127

2)环评单位

环评单位:浙江天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039

    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972号北软泰嘉园K902 

人:冯晓丽         联系电话:0571-88319066

3)审批单位

审批部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          联系电话0577-67812073

 

 

建设单位(盖章):文成县交通运输局                              

201948

 

 

 

 

 

 

 

 

 

 

1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汇总一览表

内容类型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SS、石油类)

尽量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量。

施工机械、车辆维修产生的冲洗废水,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废油污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上清液回用做洒水降尘,废水不得直接外排。

雨天应注意对施工机械的遮盖防护,防止因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含油污废水进入水体。在临时堆场旁边设置排水沟,堆场上增设覆盖物,水泥、黄沙等材料不宜露天堆放贮存,并尽量做好用料的安排,减少建材的堆放时间。临时堆场应尽量远离河道。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生活污水(CODCr、氨氮、SS

要求集中收集后清运处理,不得外排。

 

施工期废气

扬尘、拌和粉尘

1、控制建筑和道路扬尘污染。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机制,积极创建绿色工地,落实施工工地围蔽,做到六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且密闭无洒漏、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

2、建筑垃圾、渣土等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需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并采取防尘措施。

3、施工期尽量避开易产生扬尘的天气。

4、运输车辆实行密闭化,不得沿路泄漏、遗撒。

5、应采取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行驶。

6、在施工阶段应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7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汽车尾气

/

沥青烟

/

施工期固废

弃土弃渣

工程弃方运至桂山乡综合利用

无害化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到指定垃圾箱,清运处理。

施工期噪声

Leq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淘汰高噪声设备和落后工艺。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教育,尽量减少人为噪声。

做好运输车辆进出本工程的沿线道路的周围群众的协调工作。施工期的运输车辆进出对周围群众带来多种不便,尤其受车辆噪声和车辆扬尘的影响,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应加强与周边住户和单位的联系,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取得群众的谅解。

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阶段应尽量避免进行夜间施工,如确有需要,须经过有关环保部门作出夜间施工的许可后方可进行。

隧道施工禁止夜间爆破作业,尽量选择影响程度最小的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隧道爆破作业时采取减小单段炸药使用量、定向爆破,以减小振动影响。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破,爆破时张贴公示及时告知附近居民。

确保施工噪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营运期大气

CONOx

加强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的运营状态。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水环境

废水SSCODCr

加强道路的照明,在道路拐角、靠近河道路段设置警示牌和车辆减速慢行标志,提醒运输车辆司机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保证车辆通行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保障沿线居民的安全及水体的水质。加强车辆运输管理。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噪声

Leq

道路应加强交通管理,发生堵车应及时疏导。完善公路警示标志,设立禁鸣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禁止鸣笛;加强道路的维修保养,保持桥面或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基处理遗留的路桥高程差,减少路面下沉、裂缝、凹凸不平现象,减少因刹车、加速而引起的声级增加值。加强管理,严禁车辆超速行驶。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

环境

1、在施工作业中应采取合理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河岸的开挖,以减轻对水生生物生境的影响。

2、对施工废水加强管控严禁施工废水直排河道,对水质造成影响。

3、弃方运至桂山乡综合利用。

4、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采取有利于土地及植被恢复的措施减少对其影响,特别是临时占用耕地的,要及时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并做好占地补偿工作及施工后的植被恢复措施

5、施工过程中,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避免对周围农田的破坏。

6、在本工程的影响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后续防护措施,并结合地形等其他功能的利用,采用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路基防护措施,如深挖路段施工中首先测量定线,挖掘机进程从坡顶向路基标高开挖,同时在顺坡面外侧25m外开挖截水沟,边开挖边修坡,开挖至路堑路基标高。路基形成后立即修筑边坡,针对不同岩土质地的边坡采取护面墙、抗滑桩、防滑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内种草、机械液压喷播或满铺草皮等措施进行坡面防护,使本工程高填深挖路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环境可以接受的水平。

7、弃渣体积不得超出堆场的设计容量,超出时应另择堆场,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到周边区域植物的生长。土方得到利用或进行转移后,应尽快根据地利条件,进行植被恢复绿化工作,减少隧道施工弃渣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