峃口乡人民政府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公布2009年峃口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内容涵盖峃口乡政府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09年,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有关要求,加强领导,精心实施,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障机制。本着“规范、明了、方便、实用”的原则,根据我乡的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不断深化公开内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形式,从而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峃口乡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和各级规定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

我乡高度重视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详细安排部署了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的峃口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负责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力推进我乡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公开内容。

依据《条例》和文成县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要求,我乡制定了《峃口乡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峃口乡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峃口乡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我乡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基本原则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我乡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部门的总体要求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求做到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公开、公正、便民。2009年,我乡主动公开信息48条。我乡主要通过公共查询点、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宣传栏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设置了公共查询点3个,即峃口乡党政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和乡档案室,设置了1个政府公开栏。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情况

2009年度我乡未收到区域内村民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我乡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对印刷、邮寄等费用,原则上都予以减免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09年,我乡对形成的政府信息实现了依法、有序公开,未出现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为提高依法公开水平,我乡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制定了《峃口乡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确保公开信息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制约机制,明确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评议制度,对各村、各部门信息公开进行监督,督促及时更新政务信息,提高公开质量和公开实效。广泛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09年,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我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条例》和市、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学习、掌握还不够好;

二是公开政府信息的主动性不够强,有时不够及时;

三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还欠丰富。

我乡将按照《条例》和市、县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信息员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

二是紧紧围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和广大群众深入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努力形成各级干部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群众积极关心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氛围。

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谋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必要的经费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09年度)

填报单位:峃口乡人民政府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48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48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0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二、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总数

——

0

1.当面申请数

0

2.网上申请数

0

3.信函申请数

0

三、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减免金额


(一)行政复议数

0

(二)行政诉讼数

0

(三)接受行政申诉、举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