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镇“疫线”故事:有一座堡垒叫村党支部 | ||||
|
||||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包芳芳)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有一座堡垒,叫村党支部。面对疫情,珊溪镇22个村党支部自发组织党员先锋队,700多名党员坚守卡口,担任“站岗员”;深入村庄,担任“排查兵”;统计采买,担任“代跑员”……在疫情防控中,村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筑起防疫的坚实“城墙”。 ![]() 有一盏“心灯”点亮卡口 卡口的坚守是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已经成为了这里的常态。午夜12点,当万家灯火都熄灭,群众都安稳入眠时,有一盏灯,依然亮在各个路口。 为了让其他参与先锋队的党员睡个好觉,新建村支部书记王海波,主动参加李井卡口下半夜值守工作,大年三十至今,每天工作近13个小时,他已连续好几天没睡过一个好觉。 珊湖村党委书记夏耀清,每天从凌晨5点忙到深夜,因为怕半夜回家打扰家人,就直接拿了2床被子,将“家”安在了厕所管理室。 地处较高海拔的西山村,夜晚的风透过帐篷,吹得人只打哆嗦,但原西山村主任夏金阔不畏严寒,主动承担夜间值守任务,冷了,就在帐篷前跑几圈;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 塘山村党总支书记林梅伍,带领全村党员、志愿者日以继夜值守在毛山和塘山两个卡口,对泰顺方向通往珊溪镇其他村及塘山村进出人员、车辆做好去向登记事项,并对不符合通行的车辆,耐心劝返。 他们都是珊溪镇23支先锋队里的普通党员,但在严寒的冬季,却为抗疫中焦虑的群众点亮了一盏“心灯”。 ![]() ![]() 有一队“身影”穿梭小巷 “天气虽好,但大伙们还是不要出家门,疫情形势到了关键时刻,再坚守十天!”“防控工作还是要靠大伙齐心协力,村民们,请继续宅在家中!”“注意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待在家里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最近天气晴朗,部分村民防控意识有所松懈,有几户人家身影陆续出现在家门口。针对这个情况,坦歧村村支部成员这几日走得更勤快了,每日党员徽章戴在身、铜锣拿在手、喇叭嘴上喊,挨个小弄耐心地做向村民宣传当前疫情防控常识和形势,叮嘱大家继续宅在家中,坚守十日,锁定胜局。 有着户籍人口3105人的万里村,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为了做好群众防疫宣传工作,党支部自制方言、顺口溜,平均日走约2万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防疫宣传做到户。 小巷的路走了一遍又一遍,不要外出的话语叮嘱了一次又一次,他们用自己勤快的脚步织就防控前沿最密网。 ![]() ![]() 有一面“旗帜”飘扬村庄 “我爸患有高血压,药快吃完了,要去哪里买?”“我孩子没有奶粉了,要去哪里买?”“我的家菜快吃完了?”…… 居家隔离不隔情,“红色代跑”送温暖。这样的电话和微信村级红色“代跑员”们每天会收到上百条。五新村党委副书记刘巧云就是其中一个“代跑员”之一,晚上值完卡点夜班的他,白天放弃休息,继续服务一线,她会根据群众需求,建立物资清单,及时采购到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 街头村党总支成员在做好本村宣传排查、物资代购、卡点值守等工作基础上,还需全程跟踪居家隔离对象观察,每日两次监测居家隔离对象的体温是他们的常态工作。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哪里有需要,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 |
||||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包芳芳)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有一座堡垒,叫村党支部。面对疫情,珊溪镇22个村党支部自发组织党员先锋队,700多名党员坚守卡口,担任“站岗员”;深入村庄,担任“排查兵”;统计采买,担任“代跑员”……在疫情防控中,村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筑起防疫的坚实“城墙”。 ![]() 有一盏“心灯”点亮卡口 卡口的坚守是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已经成为了这里的常态。午夜12点,当万家灯火都熄灭,群众都安稳入眠时,有一盏灯,依然亮在各个路口。 为了让其他参与先锋队的党员睡个好觉,新建村支部书记王海波,主动参加李井卡口下半夜值守工作,大年三十至今,每天工作近13个小时,他已连续好几天没睡过一个好觉。 珊湖村党委书记夏耀清,每天从凌晨5点忙到深夜,因为怕半夜回家打扰家人,就直接拿了2床被子,将“家”安在了厕所管理室。 地处较高海拔的西山村,夜晚的风透过帐篷,吹得人只打哆嗦,但原西山村主任夏金阔不畏严寒,主动承担夜间值守任务,冷了,就在帐篷前跑几圈;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 塘山村党总支书记林梅伍,带领全村党员、志愿者日以继夜值守在毛山和塘山两个卡口,对泰顺方向通往珊溪镇其他村及塘山村进出人员、车辆做好去向登记事项,并对不符合通行的车辆,耐心劝返。 他们都是珊溪镇23支先锋队里的普通党员,但在严寒的冬季,却为抗疫中焦虑的群众点亮了一盏“心灯”。 ![]() ![]() 有一队“身影”穿梭小巷 “天气虽好,但大伙们还是不要出家门,疫情形势到了关键时刻,再坚守十天!”“防控工作还是要靠大伙齐心协力,村民们,请继续宅在家中!”“注意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待在家里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最近天气晴朗,部分村民防控意识有所松懈,有几户人家身影陆续出现在家门口。针对这个情况,坦歧村村支部成员这几日走得更勤快了,每日党员徽章戴在身、铜锣拿在手、喇叭嘴上喊,挨个小弄耐心地做向村民宣传当前疫情防控常识和形势,叮嘱大家继续宅在家中,坚守十日,锁定胜局。 有着户籍人口3105人的万里村,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为了做好群众防疫宣传工作,党支部自制方言、顺口溜,平均日走约2万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防疫宣传做到户。 小巷的路走了一遍又一遍,不要外出的话语叮嘱了一次又一次,他们用自己勤快的脚步织就防控前沿最密网。 ![]() ![]() 有一面“旗帜”飘扬村庄 “我爸患有高血压,药快吃完了,要去哪里买?”“我孩子没有奶粉了,要去哪里买?”“我的家菜快吃完了?”…… 居家隔离不隔情,“红色代跑”送温暖。这样的电话和微信村级红色“代跑员”们每天会收到上百条。五新村党委副书记刘巧云就是其中一个“代跑员”之一,晚上值完卡点夜班的他,白天放弃休息,继续服务一线,她会根据群众需求,建立物资清单,及时采购到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 街头村党总支成员在做好本村宣传排查、物资代购、卡点值守等工作基础上,还需全程跟踪居家隔离对象观察,每日两次监测居家隔离对象的体温是他们的常态工作。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哪里有需要,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