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动态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记文成县夏淑珍名师工作室和星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发表时间:2023-10-20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记文成县夏淑珍名师工作室和星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

别过夏花灿烂,迎来秋叶静美。为了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导向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3年10月18日,文成县夏淑珍名师工作室和文成县星悦名师工作室举行了联合活动,活动地点在文成县实验小学,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

本次联合活动的安排如下:


 

 

10

18

 

 

 

早上

8:20

报到

 

 

 

文成县实验小学群益楼会议室

8:20--9:00

课例展示  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

文成县实验小学   林丽琼

9:20--10:00

课例展示  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

文成县伯温小学   刘洋

10:10-11:00

评课  四季之美

文成县实验小学   刘抒

评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

文成县伯温小学   王钰琪

午餐

11:30-12:30


 

下午

2:00-2:40

讲座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命题策略》

文成县实验小学      兰雅茹

 

 

文成研训院四楼大会议室

2:50-3:30

讲座

《把握素养之核 提升命题之效》

文成县第二实验小学  胡晓燕


3:30-4:00

小结


窦桂梅老师曾说,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它交给岁月,总会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如何实现师生智慧的分享与碰撞,如何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星悦名师工作室的林丽琼老师和夏淑珍名师工作室的刘洋老师用课堂写下了属于他们的答卷。

 

课例展示 

 

四季之美 林丽琼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文中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色。作者在文中咏唱了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四个时刻,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林丽琼老师引领着孩子们,共同拜师清少纳言,借助诗句、图片、朗读等形式,重点品味春天黎明之美和秋天黄昏之美,初步认识动态描写,并深切感受到了清少纳言独特的视角、画面、审美。

 

 

《在牛肚子里旅行》 刘洋

《在牛肚子里旅行》选自部编版教材三上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洋老师创设了发朋友圈的情境。“发朋友圈”的情境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能够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她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说过程路线;变身人物感受心情;走青头感受真情,让孩子们在充满奇妙的科学之旅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评课,是教师从另一角色来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检验自我、重塑自我、丰富自我以及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两节课,工作室的两位老师也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巧设妙品 轻触散文之韵——评《四季之美》

刘抒

针对课例《四季之美》,刘抒老师从依据单元要素,设定精准目标;依托支架,教学有方法;多元评价,课堂有温度三个方面展开品评,她发现,林老师在导入环节巧设“拜师”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使得课堂浑然一体。她还巧妙利用了丰富的媒介,如在理解“染”字的表达效果时,利用直观的水墨图片,有效突破了语言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之美。此外,整节课林老师以读代讲,让学生借助朗诵、想象、表达等多种方式开启想象之窗,感受到了散文之独特韵味,并借助习题,撬动语文要素,直抵语文本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享童话,悟情感——评《在牛肚子里旅行》

王钰琪

针对课例《在牛肚子里旅行》,王钰琪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在这堂课中刘洋老师借助“以一带组”的方法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与吃有关的含有口字旁的生字,如“嚼、吞、咽”等,然后循循引导学生们用上“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话,然后让孩子们借助旅行路线图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说清楚。最后刘老师以师生配合、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结束了这趟奇妙的童话之旅。再次巩固了本课学到的朗读技巧,同时也再次感受青头与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下午,胡晓燕老师和兰雅茹老师也从评价的角度,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思考。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命题设计

兰雅茹

兰雅茹老师从命题设计背景、命题设计思路、进一步的思考这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她指出命题评价要解决为何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我们应当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聚焦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以学业质量为依据,将主题与情境作为显性线索,以语文实践活动为隐性线索,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语文学习规律展开科学合理的命题设计。教学“新课标”要求语文命题要转变评价理念,不能穿新鞋跑旧路,要精准把握当下小学语文命题改革的方向,依标扣本,不断改进命题方式,提升命题水平,更好地为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服务。

 

把握素养之核  提升命题之效

胡晓燕

胡晓燕老师提出,当前小学语文命题因缺乏语言运用情境,更多指向知识识记,没有体现素养立意;考查内容各部分基本上是割裂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为没有学业质量标准的对照,各学段在题量、难度等方面都比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她从立足核心素养,确定综合目标;创设主题情境,体现语用价值;着眼学生发展,尽显思维能力;力求科学规范,鼓励形式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分析到,有效的测评应当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提供反馈和诊断,并引导教师进一步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探寻教学改进的方法、路径,真正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另外,由于小学语文学业考试命题设计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新课标中学业质量这版块,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