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褪夏色,秋意上枝头。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站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温州市汪洁飞名师工作站、文成县汪洁飞名师工作室于2023年10月24日在平阳萧江镇实验小学联合萧江实验小学教共体语文教师开展活动。
课堂研讨
上午第一节由文成县实验小学杨晓玲老师和二(1)班的孩子们带来课例《朱德的扁担》。杨老师立足单元整组的视角,创设争当新时代红娃的大情景,用“小红军争章行动”串联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借助图片和视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降低学生对红色课文理解的难度。整堂课任务为驱动,层层递进,在共读中,带领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
第二节课由龙湾区星海学校梅春华老师和四(3)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课例《梅兰芳蓄须》。梅老师的课创设了“打卡梅兰芳纪念馆”的学习情境,以时间轴为支架,学生借助时间轴梳理了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唱戏的办法以及危险与困难,扶放结合,把握文章大意。通过品读与联读,感受人物爱国、宁死不屈、不为生活低头折节的精神品质。整节课层层递进,任务合理,保证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既扎实,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三节由萧江镇实验小学黄瑶老师与五(3)班的孩子带来课例《小岛》。黄老师的课充分运用支架梳理文章,以将军的见闻、反应和情感为线索,借助关键词句,让学生代入将军身份讲述故事。黄老师还通过结合海岛生活和守岛战士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守岛战士所处的艰苦环境,深切地体会到了战士们的崇高精神与家国情怀。
专家引领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研训员纪相钊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点评与主题讲座《小学语文素养课堂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纪老师结合具体课例,深入分析了学习任务设计中值得我们学习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们对如何设计与实施学习任务,构建素养课堂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在设计时提醒我们要以目标为引领,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主线,并思考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受学生喜爱,是否学生需要。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师训科科长游小央老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破解实际问题 提升实践智慧——关于教科研成果(论文、案例、课题)撰写的若干建议》,游老师从游戏“节奏大师”引入讲座,她从教师教科研成果的概念界说、教师为什么要写教科研成果、教师撰写教科研成果的建议三方面展开讲座。游老师注重和老师们的互动,现场指导老师们写论文大纲,从论文评审标准入手,探讨论文各部分技术要领,指导老师们如何选题、构思、写标题、写关键词、写引言、写正文、写参考文献及如何修改论文。
最后正高级、特级教师汪洁飞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点评《红色文化素养课堂的实践探索》。汪老师先从关键词着手,深入浅出诠释“红色文化”和“素养课堂”的概念。然后从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真实情境、教与学的变革四方面展开对素养课堂的评价。同时,汪老师精准地点评了三节课,三节课三个故事的重要人物有军人和艺术家,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爱国之心是相通的。三节课不约而同建构学习任务群,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在语言文字实践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星光不负赶路人,研讨无止境,成长不延期。每一次的活动都是积硅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行,在共研共学中收获一路芳华。
文字:吴双双
图片:余思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