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3-12-11 14:40:32 来源:文成县民政局 浏览量: 字体:[ ]

为传承和保护文成地名文化遗产,留住地名“乡愁记忆”,讲好文成故事。文成县民政局决定面向社会开展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征集内容

文成区域内有关地名由来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可以是完整故事,也可以是故事概括。

二、征集时间 

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2月29日。

三、征集要求

(一)作品中所涉地名仅限于文成县域范围内的地名,类别不限,但应为具体地名。可以是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如山川、河流、湖泊等,也可以是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如村落、街区、建筑、名胜等;可以是现今地名,也可以是历史地名。

(二)地名故事主要是地名来历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地名应有一定的知名度,故事要有一定的容量(300字以上),作品要求内容健康,故事性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涉及地名的历史、沿革等内容要考证严密,真实客观,不得随意杜撰。

(三)投稿人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不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投稿人参加本活动所提交作品,除署名权外,其他权利均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对征集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等。

四、成果展示

征集活动完成后,主办方将组织人员对提供的地名故事素材进行评审,对采用的作品(或故事概况)给以相应的稿费报酬。

五、投稿方式

征集作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投稿箱:2513910725@qq.com。投稿请注明参加“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并附作者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  

欢迎全县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搜集整理我县地名故事,踊跃投稿。联系电话:13968915229(665229)

文成县民政局     

2023年12月11日

附件:          文成地名故事(线索)汇总表

序号

地  名

地名所在行政村

提供者

姓  名

联系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备   注

地名故事模板一

擂官崖——忘恩负义受惩罚

过去,从黄坦镇严本村杮树根去严垟村,要爬一条长长的山岭。半岭处名为新亭,建有木结构路亭。在新亭下方有一个高高的崖漈,当地人叫“擂官崖”。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呢。

说是古代有一对父子,儿子名叫王升。 两人贫困交加,终年在黄坦一带讨饭为生。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路上堆满厚厚的积雪。父子俩无处可去,借宿在新亭破旧的路亭里面,被冻得瑟瑟发抖,没两天讨来的剩菜烂饭也快吃完了。父亲疼爱王升,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王升穿,将剩下的饭菜给王升吃。自己挨冻受饿,终于生起重病,在寒冷夜里一命归阴。王升哭啊,喊啊,整整哭了一夜,把眼睛都哭肿了,喉咙也哭哑了。

第二天,雪总算停了。恰好当地教书的张先生经过这里。张先生菩萨心肠,看到悲痛欲绝的王升,连忙叫来村人,将王升的父亲尸体埋在离路亭不远的一个畚箕形的岩槽里。这岩槽也奇怪,恰好一人长,一人宽,就像是老天给王升父亲量身定做的坟一样。后来当地人就称这里为“丐儿坟”。  

张先生见王升虽衣衫破烂,但面目清秀,死了父亲,无家可归,就带着他回家。张夫人也心地善良,见张先生带回一个小孩,也很高兴。夫妇俩将王升当亲生儿子看待,张先生每天教他识字读书。不想王升虽出身贫苦,却是读书的料,聪明好学,过目不忘。长到十八岁时,已是才华出众,满腹经纶。张先生见了,心中自然高兴。

这一年,正逢大比之期。三场试毕,王升金榜题名,得了头名状元。那天,当朝皇帝在御花园宴请新科状元和百官举子。酒筵上,大家几杯酒落肚,话也多起来,不觉慢慢地摆起各自的家世来。只有王升低着头喝闷酒,不讲一句话。坐在他身边的同僚看到这情景,有心想试探试探,就跟他攀谈起来:“见你状元公相貌堂堂,定是官宦的后代,你看我猜得

对否?”“哎哎,噢……噢!”王升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幸好他脑袋灵光,胡乱编了一套,算给他应付过去了。

这天夜里,王升翻来覆去睡不着。想想自己阿爸是讨饭人,若让人晓得,被人耻笑不说,只怕这官也当不长了!他左思右想,为了前途,自己绝不能再认乞丐为父,只认养父张先生,虽然张先生地位也不高,但毕竟是书香家庭,这样脸上还算有几分光彩。过了几天,皇帝下了道圣旨,叫新科状元王升回乡祭祖探亲。虽然王升老大不愿意,但皇命难违,只好挑个好日子,打道回乡。

到了家,张先生见丐儿姆做了状元,十分高兴,又见他不忘旧情,回来探望他,更是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张先生说:“王升,你一个讨饭姆,今日能中状元,全靠你阿爸在天保佑,你可要好好在你爸的坟头多叩几个头,多烧几炷好香哟!”

王升一听,慌了,赶紧说:“不,我不能去祭扫讨饭爸的坟,免得给人耻笑。如今我

是状元郞,若让人晓得我爸是讨饭人,怎好在官场上混下去?”

“放屁!”张先生未听完,就气得骂起来,“我还以为你是得富贵不忘旧情的君子,原来是个一日高升,六亲不认的小人,你走吧!”

张先生一边骂,一边要把王升带来的礼物统统甩出门外。王升怕事情闹大,声张出去,皇帝晓得更不利,只好忍气吞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跪着向张先生求情,答应第二天就去祭奠父亲,张先生见他还能回心转意,才扶起王升,教诲了儿句,也就算了。

第二天,王升独自一人来到丐儿坟。怕呆久了让过路人见到有失体面,不清理坟墓,也不叩头,草草地烧了几把香纸,慌慌忙忙逃一样往黄坦方向走。经过下面悬崖路段时,突然头顶上一只乌老鸦俯冲而下,在他头上“哇”的一声大叫,他吓了一跳,脚下一滑,从五六丈高的崖漈上滚落下去,头撞到石头上,一命呜呼了。

因当地方言 “落”发音为“擂”,从此,这个地方就叫做“擂官崖”。

地名故事模板二

老婆田——插田能手美姻缘

在铜铃山镇石门村的东边,有一坵田,顺着山转过三塆五岗,足有一公里长,算算面积足有六亩多。就是最好的插田能手,半天不抬头,从头到尾也只能插下五行秧。

这坵田的主人名叫叶文龙,家境殷实。有一女儿,天生丽质、聪明俊俏。这一年女儿年方十八岁,正待出嫁。叶文龙为了给女儿找个勤劳能干的好儿郞。就想出一个插田招亲的主意,讲谁能在半天内,在这坵田从田头到田尾又直又匀插完五行秧,就将女儿许配给他。

可是,好几天过去,都没人敢来插。有些青年来了,站在田头看看,摇摇头就走了,也有胆大的,豁出去拼一次,可惜都以失败告终。这一天,终于有一个青年人,半天时间 ,从田头插到田尾。文龙在田头咪咪直笑。不料,这青年一站起,就天旋地转,一头栽落田头高崖,死了。

又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叫赵文的后生,长得魁梧壮实,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一下田,就索索索插了一大段,五行秧插得又直又匀,和前一个青年一样,半天工夫刚好插到田尾。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从田尾站起来,只觉得头昏目眩,身体向高崖翻去。不过,赵文比前一个青年幸运,没有摔下去。原来叶家小姐,见赵文田插得好,人又长得帅,心里已喜欢上他了,只怕他也落得与前一个青年的结局,早早站在田尾等待。正当赵文快要翻倒时,赶紧上前一把拉住。

于是,赵文成了叶家女婿,抱得老婆归。从此,大家就叫这坵田为“老婆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3-12-11 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民政局 字体:[ ]

为传承和保护文成地名文化遗产,留住地名“乡愁记忆”,讲好文成故事。文成县民政局决定面向社会开展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征集内容

文成区域内有关地名由来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可以是完整故事,也可以是故事概括。

二、征集时间 

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2月29日。

三、征集要求

(一)作品中所涉地名仅限于文成县域范围内的地名,类别不限,但应为具体地名。可以是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如山川、河流、湖泊等,也可以是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如村落、街区、建筑、名胜等;可以是现今地名,也可以是历史地名。

(二)地名故事主要是地名来历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地名应有一定的知名度,故事要有一定的容量(300字以上),作品要求内容健康,故事性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涉及地名的历史、沿革等内容要考证严密,真实客观,不得随意杜撰。

(三)投稿人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不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投稿人参加本活动所提交作品,除署名权外,其他权利均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对征集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等。

四、成果展示

征集活动完成后,主办方将组织人员对提供的地名故事素材进行评审,对采用的作品(或故事概况)给以相应的稿费报酬。

五、投稿方式

征集作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投稿箱:2513910725@qq.com。投稿请注明参加“文成地名故事”征集活动,并附作者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  

欢迎全县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搜集整理我县地名故事,踊跃投稿。联系电话:13968915229(665229)

文成县民政局     

2023年12月11日

附件:          文成地名故事(线索)汇总表

序号

地  名

地名所在行政村

提供者

姓  名

联系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备   注

地名故事模板一

擂官崖——忘恩负义受惩罚

过去,从黄坦镇严本村杮树根去严垟村,要爬一条长长的山岭。半岭处名为新亭,建有木结构路亭。在新亭下方有一个高高的崖漈,当地人叫“擂官崖”。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呢。

说是古代有一对父子,儿子名叫王升。 两人贫困交加,终年在黄坦一带讨饭为生。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路上堆满厚厚的积雪。父子俩无处可去,借宿在新亭破旧的路亭里面,被冻得瑟瑟发抖,没两天讨来的剩菜烂饭也快吃完了。父亲疼爱王升,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王升穿,将剩下的饭菜给王升吃。自己挨冻受饿,终于生起重病,在寒冷夜里一命归阴。王升哭啊,喊啊,整整哭了一夜,把眼睛都哭肿了,喉咙也哭哑了。

第二天,雪总算停了。恰好当地教书的张先生经过这里。张先生菩萨心肠,看到悲痛欲绝的王升,连忙叫来村人,将王升的父亲尸体埋在离路亭不远的一个畚箕形的岩槽里。这岩槽也奇怪,恰好一人长,一人宽,就像是老天给王升父亲量身定做的坟一样。后来当地人就称这里为“丐儿坟”。  

张先生见王升虽衣衫破烂,但面目清秀,死了父亲,无家可归,就带着他回家。张夫人也心地善良,见张先生带回一个小孩,也很高兴。夫妇俩将王升当亲生儿子看待,张先生每天教他识字读书。不想王升虽出身贫苦,却是读书的料,聪明好学,过目不忘。长到十八岁时,已是才华出众,满腹经纶。张先生见了,心中自然高兴。

这一年,正逢大比之期。三场试毕,王升金榜题名,得了头名状元。那天,当朝皇帝在御花园宴请新科状元和百官举子。酒筵上,大家几杯酒落肚,话也多起来,不觉慢慢地摆起各自的家世来。只有王升低着头喝闷酒,不讲一句话。坐在他身边的同僚看到这情景,有心想试探试探,就跟他攀谈起来:“见你状元公相貌堂堂,定是官宦的后代,你看我猜得

对否?”“哎哎,噢……噢!”王升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幸好他脑袋灵光,胡乱编了一套,算给他应付过去了。

这天夜里,王升翻来覆去睡不着。想想自己阿爸是讨饭人,若让人晓得,被人耻笑不说,只怕这官也当不长了!他左思右想,为了前途,自己绝不能再认乞丐为父,只认养父张先生,虽然张先生地位也不高,但毕竟是书香家庭,这样脸上还算有几分光彩。过了几天,皇帝下了道圣旨,叫新科状元王升回乡祭祖探亲。虽然王升老大不愿意,但皇命难违,只好挑个好日子,打道回乡。

到了家,张先生见丐儿姆做了状元,十分高兴,又见他不忘旧情,回来探望他,更是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张先生说:“王升,你一个讨饭姆,今日能中状元,全靠你阿爸在天保佑,你可要好好在你爸的坟头多叩几个头,多烧几炷好香哟!”

王升一听,慌了,赶紧说:“不,我不能去祭扫讨饭爸的坟,免得给人耻笑。如今我

是状元郞,若让人晓得我爸是讨饭人,怎好在官场上混下去?”

“放屁!”张先生未听完,就气得骂起来,“我还以为你是得富贵不忘旧情的君子,原来是个一日高升,六亲不认的小人,你走吧!”

张先生一边骂,一边要把王升带来的礼物统统甩出门外。王升怕事情闹大,声张出去,皇帝晓得更不利,只好忍气吞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跪着向张先生求情,答应第二天就去祭奠父亲,张先生见他还能回心转意,才扶起王升,教诲了儿句,也就算了。

第二天,王升独自一人来到丐儿坟。怕呆久了让过路人见到有失体面,不清理坟墓,也不叩头,草草地烧了几把香纸,慌慌忙忙逃一样往黄坦方向走。经过下面悬崖路段时,突然头顶上一只乌老鸦俯冲而下,在他头上“哇”的一声大叫,他吓了一跳,脚下一滑,从五六丈高的崖漈上滚落下去,头撞到石头上,一命呜呼了。

因当地方言 “落”发音为“擂”,从此,这个地方就叫做“擂官崖”。

地名故事模板二

老婆田——插田能手美姻缘

在铜铃山镇石门村的东边,有一坵田,顺着山转过三塆五岗,足有一公里长,算算面积足有六亩多。就是最好的插田能手,半天不抬头,从头到尾也只能插下五行秧。

这坵田的主人名叫叶文龙,家境殷实。有一女儿,天生丽质、聪明俊俏。这一年女儿年方十八岁,正待出嫁。叶文龙为了给女儿找个勤劳能干的好儿郞。就想出一个插田招亲的主意,讲谁能在半天内,在这坵田从田头到田尾又直又匀插完五行秧,就将女儿许配给他。

可是,好几天过去,都没人敢来插。有些青年来了,站在田头看看,摇摇头就走了,也有胆大的,豁出去拼一次,可惜都以失败告终。这一天,终于有一个青年人,半天时间 ,从田头插到田尾。文龙在田头咪咪直笑。不料,这青年一站起,就天旋地转,一头栽落田头高崖,死了。

又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叫赵文的后生,长得魁梧壮实,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一下田,就索索索插了一大段,五行秧插得又直又匀,和前一个青年一样,半天工夫刚好插到田尾。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从田尾站起来,只觉得头昏目眩,身体向高崖翻去。不过,赵文比前一个青年幸运,没有摔下去。原来叶家小姐,见赵文田插得好,人又长得帅,心里已喜欢上他了,只怕他也落得与前一个青年的结局,早早站在田尾等待。正当赵文快要翻倒时,赶紧上前一把拉住。

于是,赵文成了叶家女婿,抱得老婆归。从此,大家就叫这坵田为“老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