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0067/2023-10321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市监局
生成日期 2023-1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12-25 17:21:48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市监局 字体:[ ]

(一)锚定高标市场体系,系统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6月26日,全县在册市场经营主体24953户,较年初增长12.29%。其中企业5446户,较年初增长6.92%。

一是商事登记便利化。持续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开办登记713件,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3170件,邮寄办理768件,网办率100%。推动“准入即准营”,落实“三小”备案登记,办理“多证合一”2449件。压缩企业简易注销时限至20日,合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注销,完成简易注销980户,占注销总量的78.4%。持续落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政策,免费发放企业公章671套。完成企业迁移全流程“一件事”网上办理26户,占今年企业迁移总数89.67%。

二是信用监管高效化。提效年报工作,实现企业年报率97.03%,农专社年报率94.5%,个体户年报率94.48%,综合绩效全市第一。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激活率100%、监管事项入驻率98.56%,掌上执法率100%。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完成率92.87%,双随机检查占比71.28%,跨部门监管率50.2%,应用信用规则率100%。完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试点改革,“市场主体在线”激活率85%,告知承诺事项按时核查率、信用分类结果应用率及企业信用修复网办率均达100%。强制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小个专发展有序化。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小微企业561家,八大产业130家,小微库入库610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9家,发放创新券5.75万元、个转企资金补贴9.6万元;发挥金融服务站作用,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融资难问题。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数据采集及季度分析,采集完成率100%。推出小微企业首年免费以及个转企三年免费代理记账服务;联合县人事局做好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职业技能培训。

(二)抓牢“三强一制造”牵引,激发质量发展潜力

一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开展质量强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进“品字标”申报工作,完成“浙江制造”获证1家,“浙江农产”申报10家;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双随机”检查企业3家;开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企业18家。今年新增绿色产品(服务)认证“领跑者”1家。深化质量奖补兑现,累计发放相关奖补资金91万元,其中县长质量奖30万元、质量创新奖30万元、“浙江制造”认证品字标30万元、“浙江农产”非认证1万元。

二是品牌标准高梯度培育。推进“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引导鹏翔精机制造有限公司申请的《多层共挤吹膜机》标准并纳入“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库;开展标准化试点培育及申报,编写《关于文成糯米山药标准化发展建议的汇报》,联合指导大健康产业中心推进《文成糯米山药标准综合体》系列标准研制;鼓励企业开展各项标准化活动,截至目前,指导企业累计参与国家标准修订2项,1家企业申请加入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放农业“品字标”奖励资金8万元。深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增文成贡茶地理商标许可备案3家。

三是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积极参与“浙江知识产权在线”迭代升级,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上线企业47家。深化知识产权“一站式”全链条集成改革,完成知识产权非正常申请撤回37家,撤回率94.7%;截至3月底,新增专利授权16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7件,达1.56件/万人;完成商标及专利质押2.4亿元,办理商标侵权案件11起,罚没款111.68万元;结案3起专利纠纷裁决案件,实现专利行政裁决案件“0突破”,获企业赠送锦旗感谢。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司法衔接机制,联合瑞安检察院发布《关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综合保护协作工作办法》。

(三)强化监管服务力度,打造安全保障高地

一是全业态保障食品安全。完善机制深化“国省联创”,指导四星级乡镇食安办创建工作2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关系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动态保持100%。扩大检测结果运用,开展县级监督抽检453批次,不合格率1.77%,立案9起;完成“你送我检”133批次。开展校园餐饮、网络餐饮等食品安全专项监管,检查学校食堂72家次,网络餐饮单位402家次,发布“网络餐饮单位曝光台”8期,整改问题136件。开展校园“阳光厨房”智治监管,线上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22个。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检查餐饮单位121家,发现并整改问题7处,培训餐饮从业人员400余人次。

二是全方位强化药械监管。锚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突出含兴奋剂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化妆品领域打假治劣“药剑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06家次,医疗机构71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85家次;完成药品抽检21批次,医疗器械抽样5批次。加强四类药品监测,上报四大类、抗原库存和需求4645条;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完成ADR监测193例,新的/严重的53例;收集MDR事件73例。提前完成民生药事服务站新建2家,全县9家药事服务站累积开展服务21549人次。深化中药共富,指导浙江花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藏红花引种栽培与大种球培育技术研究”项目入选中药助力富民典型项目。

三是全覆盖落实除险保安。强化特种设备、重点工业品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守牢安全底线。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叉车安全、城镇燃气产品质量等专项治理,深化特种设备监管模式转型,用好“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处置持网隐患136条;推进物联感知应用,全县已安装接入物联感知设备1300余台,公众聚集场所、住宅小区在用载人电梯物联智控基本覆盖;深化“码上智治”,常态保持电梯扫码维保应用率及叉车扫码上岗率达95%以上,锅炉扫码作业率100%。开展工业品专项监管,推进燃气具、电动自行车、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治理,抽样21批次。

四是全链条筑牢执法防线。上半年共查办案件208件,罚没款154.75万元,其中大要案14件。深入推进“铁拳”“亮剑2023”综合执法行动,查办相关案件46件。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查办制售假冒伪劣案件28件,其中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2件。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工作,发现教育机构违规收费线索14条。开展3.15国际消费日罚没物资集中销毁活动,总计销毁1.8万余件。开展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工作,集中统一审查规范性文件10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8份,清理存量政策措施140件。迭代升级打假维权联络站,新增3家重点企业、8个民生直通站、7个社会监督员。积极应对职业举报投诉,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件,其中维持1件、撤回2件、调解1件。

四、提升有感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民生服务提升添实绩。出台文成县推动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县所有农贸市场贯通省市场监管局“商品市场数字驾驶舱”,远程监控覆盖率达100%,放心市场覆盖率达88.9%。深化“阳光系列”打造,开展养老机构民生实事建设工作,完成6家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全覆盖;提高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覆盖面,完成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208家,覆盖率90%;推动小作坊“阳光化”、“标准化”改造,开展阳光小作坊创建指导16家,引导纳入“5S”现场管理10家,创建特色食品文旅小作坊3家。邀请县纪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共同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暗访行动。

二是放心消费打造出实招。全县放心消费单位共1116家,其中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437家,放心工厂17家,放心消费商圈7个(含放心消费乡村2个),消费维权站23个;创建放心金融网点31家,发放贷款9100余万元;开展放心消费单位“三服务”指导1116家,调研帮扶企业5家。提效消费投诉举报处置,上半年共受理处置各类消费投诉举报324起,投诉调解成功率83.72%,ODR单位活跃度13.27%,ODR单位按时和解率、和解成功率100%。

三是数字建设监管见实效。纵深推进“GM2D在线”场景应用,推动伯温酿酒有限公司产品鹤泉老酒批次码使用、娃哈哈文成公司“浙食链”详情页UI界面改造。推进电商经营主体库建设,通过“公平在线”累计完成建档345户;深化网络交易综合治理,加强电子取证队伍的建设,网上检查网店、网站1341次,查处网络案件6件,合规指导2件,“市监保”固证22个,违法线索立案查处率1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0067/2023-10321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市监局
生成日期 2023-1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12-25 17:21:48 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市监局 字体:[ ]

(一)锚定高标市场体系,系统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6月26日,全县在册市场经营主体24953户,较年初增长12.29%。其中企业5446户,较年初增长6.92%。

一是商事登记便利化。持续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开办登记713件,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3170件,邮寄办理768件,网办率100%。推动“准入即准营”,落实“三小”备案登记,办理“多证合一”2449件。压缩企业简易注销时限至20日,合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注销,完成简易注销980户,占注销总量的78.4%。持续落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政策,免费发放企业公章671套。完成企业迁移全流程“一件事”网上办理26户,占今年企业迁移总数89.67%。

二是信用监管高效化。提效年报工作,实现企业年报率97.03%,农专社年报率94.5%,个体户年报率94.48%,综合绩效全市第一。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激活率100%、监管事项入驻率98.56%,掌上执法率100%。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完成率92.87%,双随机检查占比71.28%,跨部门监管率50.2%,应用信用规则率100%。完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试点改革,“市场主体在线”激活率85%,告知承诺事项按时核查率、信用分类结果应用率及企业信用修复网办率均达100%。强制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小个专发展有序化。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小微企业561家,八大产业130家,小微库入库610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9家,发放创新券5.75万元、个转企资金补贴9.6万元;发挥金融服务站作用,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融资难问题。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数据采集及季度分析,采集完成率100%。推出小微企业首年免费以及个转企三年免费代理记账服务;联合县人事局做好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职业技能培训。

(二)抓牢“三强一制造”牵引,激发质量发展潜力

一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开展质量强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进“品字标”申报工作,完成“浙江制造”获证1家,“浙江农产”申报10家;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双随机”检查企业3家;开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企业18家。今年新增绿色产品(服务)认证“领跑者”1家。深化质量奖补兑现,累计发放相关奖补资金91万元,其中县长质量奖30万元、质量创新奖30万元、“浙江制造”认证品字标30万元、“浙江农产”非认证1万元。

二是品牌标准高梯度培育。推进“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引导鹏翔精机制造有限公司申请的《多层共挤吹膜机》标准并纳入“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库;开展标准化试点培育及申报,编写《关于文成糯米山药标准化发展建议的汇报》,联合指导大健康产业中心推进《文成糯米山药标准综合体》系列标准研制;鼓励企业开展各项标准化活动,截至目前,指导企业累计参与国家标准修订2项,1家企业申请加入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放农业“品字标”奖励资金8万元。深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增文成贡茶地理商标许可备案3家。

三是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积极参与“浙江知识产权在线”迭代升级,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上线企业47家。深化知识产权“一站式”全链条集成改革,完成知识产权非正常申请撤回37家,撤回率94.7%;截至3月底,新增专利授权16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7件,达1.56件/万人;完成商标及专利质押2.4亿元,办理商标侵权案件11起,罚没款111.68万元;结案3起专利纠纷裁决案件,实现专利行政裁决案件“0突破”,获企业赠送锦旗感谢。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司法衔接机制,联合瑞安检察院发布《关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综合保护协作工作办法》。

(三)强化监管服务力度,打造安全保障高地

一是全业态保障食品安全。完善机制深化“国省联创”,指导四星级乡镇食安办创建工作2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关系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动态保持100%。扩大检测结果运用,开展县级监督抽检453批次,不合格率1.77%,立案9起;完成“你送我检”133批次。开展校园餐饮、网络餐饮等食品安全专项监管,检查学校食堂72家次,网络餐饮单位402家次,发布“网络餐饮单位曝光台”8期,整改问题136件。开展校园“阳光厨房”智治监管,线上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22个。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检查餐饮单位121家,发现并整改问题7处,培训餐饮从业人员400余人次。

二是全方位强化药械监管。锚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突出含兴奋剂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化妆品领域打假治劣“药剑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06家次,医疗机构71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85家次;完成药品抽检21批次,医疗器械抽样5批次。加强四类药品监测,上报四大类、抗原库存和需求4645条;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完成ADR监测193例,新的/严重的53例;收集MDR事件73例。提前完成民生药事服务站新建2家,全县9家药事服务站累积开展服务21549人次。深化中药共富,指导浙江花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藏红花引种栽培与大种球培育技术研究”项目入选中药助力富民典型项目。

三是全覆盖落实除险保安。强化特种设备、重点工业品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守牢安全底线。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叉车安全、城镇燃气产品质量等专项治理,深化特种设备监管模式转型,用好“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处置持网隐患136条;推进物联感知应用,全县已安装接入物联感知设备1300余台,公众聚集场所、住宅小区在用载人电梯物联智控基本覆盖;深化“码上智治”,常态保持电梯扫码维保应用率及叉车扫码上岗率达95%以上,锅炉扫码作业率100%。开展工业品专项监管,推进燃气具、电动自行车、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治理,抽样21批次。

四是全链条筑牢执法防线。上半年共查办案件208件,罚没款154.75万元,其中大要案14件。深入推进“铁拳”“亮剑2023”综合执法行动,查办相关案件46件。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查办制售假冒伪劣案件28件,其中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2件。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工作,发现教育机构违规收费线索14条。开展3.15国际消费日罚没物资集中销毁活动,总计销毁1.8万余件。开展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工作,集中统一审查规范性文件10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8份,清理存量政策措施140件。迭代升级打假维权联络站,新增3家重点企业、8个民生直通站、7个社会监督员。积极应对职业举报投诉,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件,其中维持1件、撤回2件、调解1件。

四、提升有感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民生服务提升添实绩。出台文成县推动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县所有农贸市场贯通省市场监管局“商品市场数字驾驶舱”,远程监控覆盖率达100%,放心市场覆盖率达88.9%。深化“阳光系列”打造,开展养老机构民生实事建设工作,完成6家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全覆盖;提高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覆盖面,完成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208家,覆盖率90%;推动小作坊“阳光化”、“标准化”改造,开展阳光小作坊创建指导16家,引导纳入“5S”现场管理10家,创建特色食品文旅小作坊3家。邀请县纪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共同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暗访行动。

二是放心消费打造出实招。全县放心消费单位共1116家,其中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437家,放心工厂17家,放心消费商圈7个(含放心消费乡村2个),消费维权站23个;创建放心金融网点31家,发放贷款9100余万元;开展放心消费单位“三服务”指导1116家,调研帮扶企业5家。提效消费投诉举报处置,上半年共受理处置各类消费投诉举报324起,投诉调解成功率83.72%,ODR单位活跃度13.27%,ODR单位按时和解率、和解成功率100%。

三是数字建设监管见实效。纵深推进“GM2D在线”场景应用,推动伯温酿酒有限公司产品鹤泉老酒批次码使用、娃哈哈文成公司“浙食链”详情页UI界面改造。推进电商经营主体库建设,通过“公平在线”累计完成建档345户;深化网络交易综合治理,加强电子取证队伍的建设,网上检查网店、网站1341次,查处网络案件6件,合规指导2件,“市监保”固证22个,违法线索立案查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