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道,“习”之有效
发表时间:2023-12-25

“研”之有道 “习”之有效


12月21日,浙江省特级教师方斐卿名师网络工作室文成县送教活动暨文成县2023下半年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短期培训活动在振中学校举行。文成县两百多位小语人齐聚振中,探索教育之光,共教学之美。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习作教学之教材理解与课例研讨,由三节习作观摩课、一个课例点评、四个微讲座组成。

精彩课例  精彩呈现

第一节课由振中学校林慧慧老师执教五年级《推荐一本书》。林老师结合学校语文学科节之“星娃推好书”活动,紧扣习作目标“推荐理由分段写”、“重要的理由具体写”、“推荐语言能激发同伴的阅读兴趣”进行教学。课前完成学习单,了解学情,课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该写什么、如何写。12分钟的沉浸式写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多元评价后再修改完善、习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评价小贴士即学习目标,林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评价小贴士,进行学习、写作、自评、互评、全班交流及课后投票等,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致。

第二节课是龙港市第五小学的黄体斌老师带来的二年级《学编童话故事》。黄老师通过看图猜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回顾学过的童话,了解了《风娃娃》的内容。然后,让孩子以课文中风妈妈最后说的话为开头,开启续编童话之旅。黄老师耐心引导孩子规范抄写第1自然段,学写童话的开头。随后,辨析语段,搭建思维框架“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么”,孩子们自主选择情境,让孩子真切地贴着课文学表达去续编童话。

第三节由温州市临江小学的林涵慧老师带来四年级《学写一件事》的课例。课堂伊始,林老师亮出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整节课设计了三大板块,先干净利落地引导学生选材,再借助表格梳理一件事的六要素,最后,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这节习作课,孩子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沿着自己的思路静静地写作,林老师缓缓地沿着课文中的优秀范例点拨习作方法,让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111.jpg

精彩评课 精彩继续

三节课后,方斐卿老师带来了别样的“评课”。方老师分析了当今老师听课现状,并提出建议:要摆正自己的听课角度,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听课时,要关注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要关注难点的突破——如何突破选材和构思这两道坎;还要关注课型的特点。上午三节都是习作课,学生写作的时间充分,在写作中学习写作,习作课的特点得到充分呈现。方老师结合课例进行分析,给在场的老师指明了听课、评课的方向。

222.JPG

精彩节目  精彩学校

中午振中学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暖场节目《文成,秀水江南》,暖场更暖心。陈素莲校长向与会的专家、老师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精彩的校园学习和生活

3333.jpg 

精彩观点  精彩纷呈

下午场活动是主题学习。首先是温州市教坛中坚、瑞安外国语小学的王少云老师的微讲座《小学中段“微格式”习作》。王老师提炼了积累、赏析、模仿、评鉴四个方面的经验。积累语言、积累材料、积累写法、积累情感,让孩子在日常中学会积累,打破无话可说的局面。批注阅读是最好的赏析方式,王老师让孩子通过批注赏析优秀文本,同时注重循序渐进的跟进模仿,用丰富多样的方式评鉴激励学生习作。    

接着苍南灵溪第二小学的康子挺老师带来经验分享。康老师以五上习作单元为例,分享了单元整组教学经验。从研读教材、整合对接、迁移运用三方面推进单元整组教学,从而逐步落实单元的习作要素。

来自龙湾外国语小学的叶海燕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漂流日记的实施策略》。叶老师介绍了学生漂流日记的经验与策略。制了详细可实施的日记周主题,结合教材开展日记的指导,内化学生语言。叶老师以日记为抓手,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444.jpg

精彩讲座  精彩十分

活动的最后环节,方斐卿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落实素养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的讲座。结合上午的课例,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只有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为课堂保驾护航。方老师对比分析了教学目标的迭代过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素养目标,通俗易懂地讲明教学目标演变的内在逻辑。他特别提醒,所有的课堂教学变革都应该聚焦核心素养目标。同时指出,当前的语文教学和教研活动难以达成素养目标,根本原因在于备课与教学时不顾及核心素养目标。

555.JPG

方老师还为老师们提供了改进教学的策略——要精心设计教师的提问,使教师的提问形成一定的梯度,层层推进。他以《呼风唤雨的新世纪》的课后习题为例,向老师们讲述了教师提问的类型:陈述性文体、述理性问题、发散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从而开展真正的学生主动学习课堂。

666.JPG

这次培训活动犹如冬日的阳光,散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因为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今日的会场高朋满座;因为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今日的会场洋溢着幸福;怀揣这份热爱,研途有“光”,让我们携手奔赴每一场语文研修的山海。

 撰稿:许金凤 肖小丽 郑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