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杨梅入选! | ||||
|
||||
6月25日,2023年温州市十大精品杨梅新鲜出炉,文成杨梅占半壁江山! 杨梅是文成县第一大水果。至2022年,文成县杨梅栽培面积6.19万亩,产量2.42万吨,销售额2.65亿元,2023年,产量、产值预计增加10%以上。“文成杨梅”还入选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认定为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获得浙江省区域名牌产品、浙江省知识产权奖(地理标志)二等奖、浙江省“十佳”杨梅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一是科技引领,实施杨梅果品提质工程 制订发布《出口杨梅基地建设规范》等4个出口杨梅团体标准。分别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重点研究杨梅凋萎病等防治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同步推进山地果园机械化设备建设提升,加强精品果园示范基地建设及技术指导,成立文成县首支杨梅科技服务队,积极组织人员下乡下企。目前已创成省级特色杨梅强镇1个,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省级“精品果园”3个,“瓯越鲜丰”千场创建11家,县级出口杨梅示范基地12家。每年举办培训班5期以上,受训梅农500人次,培养农村杨梅乡土人才12人。 二是机制创新,强化杨梅行业监管 持续开展杨梅生产与质量安全管控专项活动,实行红榜奖励和黑榜否决制度,合格证管理制度和农药专柜制度,加强专项执法检查和基地巡查,强化农资源头监管,杨梅质量安全卫生明显改善。鼓励规模基地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建立基地田间档案和产品质量档案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全县有17个杨梅基地,先后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认证面积达2万亩。 三是品牌赋能,实施区域品牌引领工程 一方面,加快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积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2016年我县成功注册“文成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文成杨梅”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21家。并定期举办文成杨梅文化节,积极参加浙江省“六月杨梅红”线上直播等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参加“温州十大精品杨梅”等系列精品水果评选活动,扩大“文成杨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拓宽国内市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借助文成侨乡的资源优势,反弹琵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有7个杨梅基地通过出境果园注册登记,2018年,“文成杨梅”首次出口加拿大。2023年6月5日,首批4吨杨梅果酒出口意大利,6月7日,600斤文成杨梅实现了对阿联酋的出口,为温州市杨梅出口首单。同时,实施“电商换市”工程,推进“互联网+”销售,近年来,涌现出30余家杨梅业类网店,实现网上销售8500多万元。 |
||||
6月25日,2023年温州市十大精品杨梅新鲜出炉,文成杨梅占半壁江山! 杨梅是文成县第一大水果。至2022年,文成县杨梅栽培面积6.19万亩,产量2.42万吨,销售额2.65亿元,2023年,产量、产值预计增加10%以上。“文成杨梅”还入选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认定为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获得浙江省区域名牌产品、浙江省知识产权奖(地理标志)二等奖、浙江省“十佳”杨梅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一是科技引领,实施杨梅果品提质工程 制订发布《出口杨梅基地建设规范》等4个出口杨梅团体标准。分别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重点研究杨梅凋萎病等防治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同步推进山地果园机械化设备建设提升,加强精品果园示范基地建设及技术指导,成立文成县首支杨梅科技服务队,积极组织人员下乡下企。目前已创成省级特色杨梅强镇1个,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省级“精品果园”3个,“瓯越鲜丰”千场创建11家,县级出口杨梅示范基地12家。每年举办培训班5期以上,受训梅农500人次,培养农村杨梅乡土人才12人。 二是机制创新,强化杨梅行业监管 持续开展杨梅生产与质量安全管控专项活动,实行红榜奖励和黑榜否决制度,合格证管理制度和农药专柜制度,加强专项执法检查和基地巡查,强化农资源头监管,杨梅质量安全卫生明显改善。鼓励规模基地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建立基地田间档案和产品质量档案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全县有17个杨梅基地,先后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认证面积达2万亩。 三是品牌赋能,实施区域品牌引领工程 一方面,加快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积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2016年我县成功注册“文成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文成杨梅”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21家。并定期举办文成杨梅文化节,积极参加浙江省“六月杨梅红”线上直播等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参加“温州十大精品杨梅”等系列精品水果评选活动,扩大“文成杨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拓宽国内市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借助文成侨乡的资源优势,反弹琵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有7个杨梅基地通过出境果园注册登记,2018年,“文成杨梅”首次出口加拿大。2023年6月5日,首批4吨杨梅果酒出口意大利,6月7日,600斤文成杨梅实现了对阿联酋的出口,为温州市杨梅出口首单。同时,实施“电商换市”工程,推进“互联网+”销售,近年来,涌现出30余家杨梅业类网店,实现网上销售8500多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