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教材,赋能新课堂
—— 2024下文成县小学科学短期培训暨教研组长会议
为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分享新教材使用的经验和成果,10月9日,2024年下半年文成县小学科学短期培训暨教研组长会议在文成县实验小学举行。小学科学研训员周小央老师和文成县70多名小学科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新教材课例展示、新教材解读与课例评析观点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小学科学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创新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对新教材的深入理解与有效应用。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共享经验的平台,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推动文成县小学科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01 课例展示:活用新教材,探索新课堂
我们的身体是怎样的?看不见的身体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文成县实验小学的赵颖颖老师带领一(10)班的孩子开展了对我们的身体的探索之旅。
开篇,赵颖颖老师通过拍手游戏唤醒孩子前概念,自然地导入新课。探索过程中,带领孩子们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用手捏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的身体,用科学的方法去推测身体的内部。尾声,通过制作身体绘本的活动,应用、回顾整节课的内容。
文成县伯温小学的周如欣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气味告诉我们》,她以闻瓶子为导入,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从而引发思考:用什么感觉器官来知道里面的物品?通过创设闻味识物、闻味辨物、多感认物三个活动来帮助低年段孩子理解鼻子这个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气味和周围的变化,并且认识到多个感官合作的重要性,最后以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为结尾,延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思考。
02 观点分享:细研新教材,赋能新课堂
下午,文成县实验小学林曦老师进行了以《新教材启航:开启低年段科学教学的策略新篇》为主题的观点分享。在分享中林老师强调我们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语言和逻辑推理能力尚在初级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科学教育应重视幼小衔接,包括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的准备。教学设计应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内部心理成长。
接着,文成县伯温小学的杨扬老师对《气味告诉我们》一课进行了课例评析,并围绕科学课堂的材料选择以及记录单的设计两方面进行解读。杨老师提到,新教材下的一年级课堂更加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气味告诉我们》一课中周老师的材料选择做到了结构化、精准化、生活化,通过典型材料丰富学生关键经验,促进多感官合作与区分意识。经过课堂实操发现,记录单设计方面需更贴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因此本课采用了图示记录和简笔画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孩子的科学观察与记录。
03 工作布置:引领新思潮,开启新篇章
文成县小学科学研训员周小央老师对两节课例展示和观点分享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随后,围绕“教”、“研”、“训”、“赛”、“评”五个方面,进行了本学期文成县小学科学学科工作的布置与展望。周小央老师指出,我们的常规教学要落实双新——课标引领,理念先行;我们的教师成长要联盟教研——团队协作,共思成长;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分项等级评价——优化模式,注重创新。
通过此次新教材培训,老师们收获颇丰,对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新教材的使用与课堂的设计也迸发出了更多的灵感。“聚焦新教材,赋能新课堂”,科学教育创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将不断提升科学教研活动的质量,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为学生成长赋能。
撰稿:万凯莉 摄影:赵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