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到“实地”的艺术之旅
——记2024年乡村美育“空中飞课”线下研训暨送教活动
在这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金秋时节,一群心中有爱与期待的“追梦人”踏秋而来,见证收获的喜悦,静候思考的芬芳。10月15日,文成教育局领导钟利锋老师与文成县艺术学科研训员、特级教师赵蓓莹老师带领全体音乐与美术“空中飞课”支教团队成员来到结对的文成县周南学校开展线下研训暨送教活动。
文成县艺术学科“空中飞课”团队作为温州市的优秀团队,秉承最大限度提高“空中飞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充分调研,立足学生学情,结合教材特点,有效整合资源,为“飞课”学生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本次活动全体音乐和美术团队的支教教师们都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有所得。
早上,一年级音乐是周荣老师带来的《三个和尚》。周老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故事线索创设了多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旋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
二年级是刘爱琴老师带来的是《乃哟乃》。刘老师声情并茂,洋溢着热情,带动同学们走入音乐,了解音乐,表现音乐。
三年级是罗银婵的《赛马》。罗老师创设多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赛马”的快乐。学生深入情境,陶醉其中,忘情地唱着、跳着,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
四年级是张丽老师的《雪绒花》陶笛学奏课。多年来张老师结合自己特长,秉着“教会学生一样乐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理念,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用陶笛合奏的技巧。
五年级是陈双玲老师的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多次练习,逐步掌握了合唱中的声部配合、音量控制以及情感表达等关键要素。同时,通过深入解读歌词与旋律,深刻理解了歌曲所传达的意境与情感。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将这首经典歌曲演绎得深情而动人。
六年级是厉青青老师的《京剧唱腔联奏》。厉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京剧唱腔中的特点与技巧,结合多种练习方式弱化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京剧唱腔带来的快乐体验。
一年级美术是赵星星老师的《漂亮的拉花》。赵老师用新教材新视角去剖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创设了多个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自主探索,挑战教学重难点,教师再结合学生出现的困难点及时予以帮助,引导他们在互助中解决困难,给新教材新教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让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年级是吴微华老师的《光荣的奖章》。吴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奖章的作用、结构、色彩等,让学生关注生活,运用剪纸与添画的方法为身边默默关爱自己的老师、同学、家长设计与众不同的奖章。
三年级是刘晓珍老师执教的《找果子的刺猬》。刘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刺猬的特点,用轻黏土去想象、夸张、变形地创意表现心中的刺猬。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的作品也非常的丰富。
四年级是陈伟坤老师的《墙》。陈老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中国文化中各种特色的墙的特点,并让学生探索用陶泥表现心中的墙。学生惊叹中国文化中的墙是如此神秘与惊艳,也对新材料的运用充满热情。
五年级是张欢欢老师的《指墨画》。张老师引导学生在深厚的文化情景中理解指墨画的特色及意义,并通过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指墨画的有趣,丰富了学生创作表现的方法。
六年级是翁丽芳老师的《团扇》。课堂上翁老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团扇的特点及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尝试用水墨的方法表现团扇,学生从中体验到传统与创新的快乐。
下午,美术与音乐团队分组对本次的教学进行研讨,尤其是针对一年级的两节课,重点做了分析与交流,让参与此次活动的所有老师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推动音乐、美术“空中飞课”教学的发展。
接着是研训员赵老师开展《空中飞课,创造乡村美育的更多可能性》的讲座,赵老师肯定了一年来两个团队的坚持与进取,为美术支教团队再次获得温州市优秀乡村美育团队喝彩,为吴微华、刘彬彬、赵星星、刘娇娇、黄淑兰、郑碎芬、胡彩味等老师评为温州市乡村美育能手点赞,为陈双玲、张丽、罗银婵等老师指导的班级集体舞、班级朗诵等节目在温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一、二、三等奖表示赞赏;同时,赵老师为大家详细剖析了“空中飞课”给乡村美育创造更多可能性的途径以及策略;还为大家呈现了周年小学“空中飞课”实施两年来艺术学科抽测成绩与未实施之前的成绩对比,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赵老师的讲座为这支勇敢有爱的“追梦人”坚定了信心,也为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促进教师们更好的发展。
活动最后,钟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肯定大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为所有的老师加油打气,希望借助“空中飞课”的平台,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所收获,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报道:实验三小 吴微华
摄影:伯温小学 赵星星
伯温小学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