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动态
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童年 ——文成县小学博温作业专题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4-10-31

风有信,秋正浓。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把握教材、解读教材以及优化作业设计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2024年10月30日,我们在“三新”的引领下围绕作业的温度宽度和深度三方面进行具有文成地域标识度的博温作业的研讨。研讨会由县语文教研员赵孟姬老师主持。

深耕课堂展风采

第一由吴双双老师执教《月迹》。吴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博温作业专题研讨”,巧用作业本,用三个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的学。吴老师以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引入新课,探究在古诗中月亮的足迹,进而引出本课,探寻贾平凹孩提时代的月亮。课堂出示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进而进入学习活动,利用作业本解决难读的字词,梳理文本,把握课文脉络。再结合单元主题,体会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表达,感受作家细腻、丰富的语言,再拓展阅读,用上本课的学习方法进行文本迁移运用,最后布置项目化作业,继续探寻动静变化。

第二节由黄瑞蕾老师执教《一个粗瓷大碗》。这节课,黄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创设制作“粗瓷大碗”革命文物手账为任务情境,通过“收集文物基本信息”“了解文物故事”“体会文物价值”三个任务展开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利用鱼骨图理清文物故事;通过“读句子、抓关键、说体会”三步法,从扶到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文物的价值和赵一曼的精神品质。同时,黄老师特别注重作业的创意与时效,鼓励学生亲手制作“粗瓷大碗”手账。这一设计不仅巩固了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实操提炼共分享

钟芬芬老师以“品味语言魅力 探索实践作业”为主题展开分享,从作业的主题设计、作业的实施评价与作业的成果展示三个方面呈现了文成县实验小学各年级在语文实践作业上的创新尝试。她建议,语文教师可以从“快乐读书吧”“单元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中提炼主题,在主题的引领下开展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增添情趣,增强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叶俊杰老师分享了基于全过程数据采集的《作业本》实践。从落实双减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教师需求出发,通过《作业本》+数据智能采集分析工具,在不改变教师批改方式、学生答题方式;不增加教师、学生负担的原则下,实现作业减负、提升学习效率和个性化学习。让《作业本》不仅仅是一本作业本,而是变成老师和学生的“超能助理”,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也让老师的工作更加便捷。

 

专家引路启智慧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教育厅“名师工程”语文学科导师,浙江省义务教育名师网络工作站专家任为新教授带来讲座《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取向》《文化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任教授以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美育教学机制。

任教授认为各科教师都要发现美,传递美,执教具有美育精神、美育特色的课,培养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课堂设计得丰富有趣,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的学习乐园。通过与现场教师的互动与评价,任教授引导教师深入地思考与理解美育中的游戏精神,并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氛围的设计。任教授以视频呈现事例,以生动的案例鼓励现场的老师们,引导现场教师向案例中的老师一样变成好玩的老师,上好玩的课,让学生变成有情趣的人。

讲座期间,任教授激励老师们多读书,并向老师们推荐了《谈美》美学散步》《美学三书》等书籍,并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进而熏陶学生。如此,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才能绚丽多彩!

任教授睿智而幽默的语言,引人深思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引领我们前小教师对大概念的深入解读,撬动一线教师对于自身课堂的思考。

 

领导解读明方向

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汪洁飞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四位上课和主题分享的老师在作业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她带领与会老师一起重温了博温作业的内涵及价值。并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学科作业三阶三度的实践路径。同时鼓励大家选择一种其中一阶进行实践研究,希望有志于研究作业的老师组建团队,共学、共研、共成长。最后她还强调指出,作业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负提质”的重要抓手,更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落地的保障。


                                    文:杨晓玲

                                      图:刘美铧 许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