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淬真知,秋日展芳华——记2024年文成县初中历史团队赛课暨初中社会法治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专题研训活动
发表时间:2024-11-13

  为促进初中社会法治学科教师成长,有效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理念地落地,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4116日,文成县初中历史团队赛课暨初中社会法治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专题研训活动在文成县实验中学顺利开展,县教研员及各校社会法治教师参加活动。

一、课堂教学展示

 

(刘美琴老师课堂教学图片)

文成县二源镇中心学校的刘美琴老师带来一堂《解码展品,探寻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的历史单元复习课,刘老师以创办一个历史展馆为背景,巧妙地设计了课程的各个环节,带领学生从展馆前言、解码展品、展区讲解、展区总结四个方面逐步探索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历史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通过文物来探寻历史的脉络,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夏玮老师课堂教学图片)

文成县珊溪中学的夏玮老师授课八上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复习课,以历史灵魂人物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图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清晰梳理了历史脉络,并引导学生们分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转变和行动选择,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时代因素。学生们在夏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讨论,逐渐领悟到个人的成长和蜕变往往与所处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使他们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好地理解过去,思考未来。

 

(赵秀秀老师课堂教学图片)

文成县南田中学的赵秀秀老师同样带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单元复习。赵老师以陈旭麓先生关于“社会危机”“社会转机”的论述为导入,呈现时间轴帮助学生理解二者代表的历史事件,启发学生思考从“社会危机”到“社会转机”是如何转变的,并展示课前学生绘制的第四单元三个课题之间的思维导图。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赵老师开展了“我当展板策划师”的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确定展板主题、自由图文搭配、粘贴成展板并阐述设计理念。在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环节,有小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发挥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

 

(姚海英老师课堂教学图片)

来自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2队的姚海英老师讲授新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播放国民革命歌作为导入,以这一歌曲的作曲者邝鄘作为人物主线,探究其贯穿的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中两大历史事件。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国共两党为何要合作、分别在哪次会议做的决定,完成会议记录。接着探究国民革命歌作为黄埔军校的校歌,邝鄘推动黄埔军校养成一批军事人才;作为国民革命军的军歌,邝鄘也是重要力量。姚老师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引导学生梳理北伐战争的概况及成功原因,并思考国民革命最后失败的原因。

 

(吴旭华老师课堂教学图片)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1队的吴旭华老师以《邮票中的欧洲社会转型——走向近代》为题,带领学生以策划邮票展览为活动主题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历史复习课,吴老师巧妙地利用了三个核心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们在布置展品和解密邮票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复习,还通过策划展览主题,进一步复习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吴旭华老师的创新教学方法,无疑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平台。

二、 单元设计和命题阐述

             

(王静洁老师图片)             (赵婷婷老师图片)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2队的王静洁老师和赵婷婷老师分别作《从国共合作到国公对立》单元设计和单元命题阐述,运用《国民革命歌》、《井冈山上太阳红》以及《长征组歌》三首具有革命意义的歌曲,作为整个教学单元的串联线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深入推进该教学单元的有效开展。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并理解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历史演变过程。

 

(钟墁婷老师图片)             (叶丹丹老师图片)

文成县第二实验中学1队的钟墁婷老师和叶丹丹老师分别作《走向近代》单元设计和单元命题阐述,以【“邮”说历史:寓史于邮,史以邮显】作为单元设计开展的环节,一案到底。以邮票创设历史情境,从赏析邮票来提取邮票中呈现的历史信息来感受当时在经济、阶级和思想方面的新变化,认识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期的西欧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理解西欧社会如何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刘芬老师图片)                  (周丽萍老师图片)

文成县二源镇中心学校的刘芬老师和周丽萍老师分别作《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单元设计和单元命题阐述,立足大单元概念,对单元概念进行整合,以学情为基础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活动,通过设计绘制单元年代尺、历史手抄报、图说历史等单元素养作业让学生在大概念下掌握核心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大概念视域下,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将师生都视为学习的构建者,注重从关注知识的获得到关注学习能力的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核心素养。

 

(刘彩丽老师图片)              (林琳老师图片)

文成县珊溪中学的刘彩丽老师林琳老师分别带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命题阐述与单元设计。刘老师清晰绘制了整个单元三课之间的结构框架,通过油画家鉴赏、制作展板等微活动,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思潮、新力量、新领导,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与情感价值。林老师在单元卷的设计中,以探寻青年毛泽东的活动轨迹为主题,将人物生平与历史阶段相联系,在绘制青年毛泽东的生平年代尺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以尺绘史、尺读历史,在活动中培养爱国情怀。

 

(刘万琴老师图片)             (赵子萱老师图片)

文成县南田中学的刘万琴老师赵子萱老师同样带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的设计与命题阐述。刘老师立足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她指出本单元在八上中国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新”,对三个课题及内容进行分析,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展板活动,在表现性中实现教学目标。赵老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针对性地设计实践作业——“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展以展览活动的形式驱动学生完成资料收集、版图设计、小组呈现与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赛已过但思未休,课虽止而意绵长。此次研训活动成功构筑了青年教师交流互鉴、共同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教材研究的深化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切实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有力促进了教学技艺迈向新的高度。

                                                         

撰稿:实验中学郑媛媛赵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