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使用,全面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深化课堂改革,我县初中地理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专题研训活动于11月16日在文成县珊溪中学开展。全县七年级地理教师和初中社会法治学科“新课标·新教材”研修班学员荟聚一堂,共研共学共成长。
教学实践 探索变革
课堂教学是新教材使用与实施的重要的载体。温州市第三十中学的包小雨老师分享了基于新课标的地理微项目常态课堂实践——以《多样的文化》为例,包老师巧妙地以“如何策划一次文化游?”入题,以 “为三地制作文化旅游攻略”“三地文化为何存在不同?”为主要学习板块,通过创设“中国-世界-家乡”一境到底,解决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为学生提供了一场真实的地理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素养。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史浩杰老师带来了《“可可豆转换之旅与合作力量”——苦与甜的交响》课例分享,精彩展示了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史老师以巧克力的双重性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合作与发展》。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可可的分布”与“巧克力的销售分布”示意图,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以《加纳和瑞士莲公司巧克力生产对比》视频让学生感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最后借小组活动完成加纳从可可大国到可可强国的策划书,意识到不同国家间合作与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史老师的教学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与素养。
专家讲座 引领方向
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鹿城区初中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蔡永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大概念视域下的七上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蔡老师从地理教师面临的三大新挑战—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入手,引导教师们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七年级地理教学。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大单元”设计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蔡老师指导教师们通过提炼核心概念来构建教学情境,设计相关问题来整合教学内容。蔡老师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了地理教学的深层含义,并细致地分析了七年级上册单元中的核心概念,指导老师们运用大单元思维进行教学,阐明了新教材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新路径。
实地考察 助力教学
下午,在文成县初中地理、历史教研员徐文贵老师的带领下,全体研修班学员来到文成县珊溪镇坦歧村进行红色文化考察地理实践。坦歧村,被称为“浙南星火燎原地”,是中共革命史上“不灭的星火”。来到“红色坦歧·星火1935”红色旅游基地后,大家对当地的景点“阅兵场”、“月光支部”、“中共瑞泰边联络站”,“革命陵园”等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宴。通过本次研训活动,与会教师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的创新实践有了新的启发,也将把所学所感思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为提升文成县初中地理教学贡献力量。
撰稿人:珊溪中学 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