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文成县小学数学基于作业优化的素养课堂教学短期培训
11月6日,文成县小学数学基于作业优化的素养课堂教学短期培训在文成县实验小学举行,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研读并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把握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
【上午场 课例展示】
上午场第一节课由县优质课一等奖潘慧莹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几分之一》。潘慧莹老师通过月饼唤醒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知识,自然引出分数1/2。对于这个新出现的数,通过直接介绍怎样用符号表示,怎么写、怎么读,让学生印象深刻。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分长方形加深对1/2的理解和感知。最后在创造几分之一中探究其意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上午场第二节课由乐清名师翁建君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口算除法》。翁建君老师以“学过哪些除法”导入,唤醒学生旧知。然后马上板书对比“8÷2”和“80÷20”这两条式子让学生思考“80÷20”答案到底是4还是40,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两个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画一画”和“写一写”中理解0为什么可以被抵消。
上午场第三节课由乐清优质课一等奖林建荷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百分数》。林建荷老师结合生活实际,以班级视力检测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班级的近视情况,从而借助统计信息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体会到将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更便于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便捷性。
【上午场 观点报告】
在三次课例展示后,温州市教坛新秀李盛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观点报告《指向经验积累的学习活动设计》,李盛冰老师借助《认识时钟》、《速度、时间和路程》、《笔算除法》等多节课例和学习单设计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对教学的思考,李老师表示学习活动完全可以突破“1课时”的限制,让学生的思考连续且深入。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学习活动也可以不在教室发生。
【上午场 专家点评】
观点报告后,浙江省特级教师符玲利老师对早上场三节课例进行点评。符玲利老师表示《几分之一》这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知识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口算除法》则是全程围绕“8÷2”和“80÷20”展开,每个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下都十分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百分数》与前两节课一样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师让学生在充分且独立的思考基础上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百分数和分数的异同,体会到百分数的必要和便捷。
【下午场 课例展示】
下午场的课例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李盛冰老师为我们带来。李盛冰老师先让学生充分想象:画两条直线有几种情况?然后让每个学生自行在白纸上画出任意的两条线,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后,再提出有争议的图让学生再探究发现,完成分类过程。从而把概念教学具体化,让学生经历一个验证感知到接受理解的过程,让概念教学不再抽象。
【下午场 观点报告】
课例展示后,乐清名师翁建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观点报告《“助”而“学”之——基于学生立场的活动设计》。翁建君老师以《倍的认识》、《角的度量》、《认识平行四边形》等课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助学本》阐述要充分站在学生立场进行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助而学之”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上的难点,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
【下午场 专家讲座】
观点报告后,浙江省特级教师符玲利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基于教学练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符玲利老师以史中宁教授的话导入,指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随后结合《集合》、《公顷和平方千米》、《探索图形》等课向在座的教师们详细阐述了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助学本来辅助学生学习过程,实现达到教学练评的一致性。符特的分享为教师们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深入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的良好契机,还营造了相互交流研讨、共同探索进步的氛围。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对于素养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会继续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珊溪镇中心小学:夏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