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动态
聚焦核心素养,探寻复习路径
——吴珏珏和陈舒舒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发表时间:2024-12-20

冬藏万物,岁月沉香。厉兵秣马,为梦前行。为进一步优化复习策略,提高期末复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20241218吴珏珏和陈舒舒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开展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为主题的教学专题活动。

上午场

首先,上午的第一节课由文成县实验小学的林柳叶老师带来一年级课例《复习与关联:20以内数的认识》。林老师基于结构化视角,从学情出发,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关联和结构化呈现。先以“11”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数数、读写、组成、顺序、比大小等方面形成对数的结构性认识;再借助多样化的练习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文成县伯温小学的黄宇慈老师以《梳理·关联·重构--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的整体思考》为主题,对林老师的课例进行整体解读。黄老师基于当下复习课现状,从课标、教材等方面探寻高质量的复习路径,并以《复习与关联:2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从基于结构化视角进行数学复习课的教学。

 

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来自文成县实验小学的吴黎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课例《表内乘法的整理与复习》。吴老师注重知识关联,整节课围绕“四七二十八”这句口诀展开,让学生置于乘法口诀的二维结构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感悟乘法口诀的两种意义。在解决问题的环节关注思想渗透,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深度理解,进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文成县实验小学的姜健老师为我们带来观点报告《让新教材与儿童美好的相遇》。首先,姜老师梳理了新旧教材的异同点,认为新教材更加注重幼小衔接和大单元教学。接着,姜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介绍了本校一年级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习惯+实践+兴趣+理解”的教学模式。

 

最后,温州市名师陈舒舒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陈老师指出复习课目标要清晰,应围绕“找联系、破难点、求突破”这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要先梳理知识脉络,关联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再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最后在动态关联中寻求知识点的延伸

 

下午场

首先,由永嘉瓯北第四小学的张燕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小数乘法的复习》。张老师以简单的生活问题导入,通过1.98×0.85这一道简单的算式激发学生思考,在汇报交流中梳理小数乘法的算理与算法,在推理中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算法的密切联系,感悟小数和整数运算的一致性。

 

紧接着,来自温州市城南小学的尚光敏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多边形的面积复习》。尚老师十分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通过两个极具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多边形的面积奥秘,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梳理图形间的关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龙湾区星海小学的项捷老师为我们带来观点报告《数的认识与运算一致性——总复习中的应用》。项老师从课改的教学背景讲起,重点讨论了数的认识与运算一致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复习课中的应用。项老师强调一致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主线,提高运算技能,从而感悟数学的本质,发展核心素养。

 

来自温州市上戍小学的陈建丹老师为我们带来观点报告《“复”而再现,“习”有所得——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践研究》。陈老师表示要上好复习课需要根据学情汲取合适的素材,引导学生开展良性竞争激励自我。同时,作为教师要学会让位学生,借助“1+1+2”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最后,温州市教坛新秀吴珏珏老师对今天的活动做出总结。吴老师指出学习需要做到“三入”:入脑、入心、入行并基于“三入”理念,详细介绍了复习课的功能、现状、课堂类型和教学模式。在吴老师鞭辟入里的讲解中,老师们对结构化视域下的复习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把握复习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相信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参会老师们都对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撰稿人:夏雨馨    王锦杰

审核人:林柳叶    黄宇慈

二审:许蓓蓓

终稿:吴珏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