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动态
聚焦核心素养,感悟运算一致性(四)
——文成县小学数学短期培训暨吴珏珏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发表时间:2024-04-26

柳绵抽绿春气足,花簇芳枝燕语好。暮春时节,文成县小学数学短期培训暨吴珏珏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2024425在文成县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有四节课例展示,4观点汇报。

首先,上午第一节课是由程蒋丽老师与二(4)班孩子们为我们带来《有余数的除法》。程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总数固定10根小棒,每人分不同根数活动中初步体会平均分后有剩余;在小棒总数不同,每人分同样3根活动中观察余数的变化情况;在小棒总数不同,每人分的根数也不同的活动中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程老师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课堂生动且自然,由浅入深,学生乐于学习。

随后来自文成县实验小学的程秀老师带来《有余数的除法》同课异构。程秀老师借助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后有剩余的过程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随后让学生通过摆其他图形来验证余数是否一定比除数小,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精彩的两节课例后,文成县实验小学郑乐乐老师针对有余数除法单元做了《计算与运用相融,知识与能力共生》的主题报告。郑老师从单元主题分析,单元学习路径分析,重点课时教学三板块来分享,展示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要突出结构化,整体化,体现一致性。

紧接着,文成县实验小学林柳叶老师带来《“教--评”一致性的实践与探索》讲座,林老师以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例,通过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来确定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大任务活动,从而达到教学评一致性。

下午第一节课由文成县实验小学黄宇慈老师和三(2)班孩子带来《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黄老师从小数的概念入手,顺势引出小数的加减法。首先聚焦探究小数加法的算理理解,再放手让学生迁移学习小数的减法。整堂课黄老师利用计数器,让孩子们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方式,将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富有童真、灵性而又高效的数学课堂。

随后,百丈漈镇中心小学的许蓓蓓老师和四(8)班的孩子们带来《小数加减法》。许老师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分层汇报。在多样表征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相加减,进而与整数加减法勾连,感悟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运算的一致性。

接着由樟台学校毛海艳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立足单元视角,深研运算本质——四下<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观点报告。毛老师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重整,课例解说四个板块分享。从结构化,整体化解读教材明细教学内容,基于学情,真正落实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

为切实推进学生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由文成县实验小学姜健老师带来《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初步探索与实践》经验分享。姜老师从理论基础,具体实施,反思展示”三方面展开分享。

最后由导师吴珏珏老师对我们学员一一点评。首先肯定了学员们都很好的落实了新课标理念,创设大任务驱动,体现运算一致性。接着针对学员们的课堂,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吴老师鼓励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是追求,也是前行的动力。此次活动营造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教师之间通过观摩课例展示,聆听整体教学的思考,学有所长,避其所短,同时对于运算的一致性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全体数学老师定能有所收获,展现更好的数学风采!

撰稿:陈维豪郑乐乐

审稿:林柳叶黄宇慈

                                                          二审:许蓓蓓

                                                          终审:吴珏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