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0015/2025-10545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成日期 2025-01-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1-16 16:54:04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

2024年以来,文成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高效保障资源要素供给,深化节约集约绿色发展,推动资规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县域空间布局优化升级。重构县域空间总体格局。《文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功获得省政府批复,科学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一心五廊”的城镇空间格局、“四园二十点”的县域产业格局。推动县城品质提档升级。主动融入“强城行动”,以县城扩容提质为着力点,谋深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谋细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形成“两带三区”的县城新格局。统筹优化城乡布局。加速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所有乡镇的对接审议、专家审查和成果公示等工作,为后续报批奠定基础。

(二)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有力。有序推进土地征收报批。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14.8亩(含上虞产业飞地指标47.8亩),全力保障53个项目用地需求,指标执行率达100%。同时抓好林草地征占用审批,共办结107件。全力做好土地储备供应。坚持应储尽储及时供应,共收回国有建设用地11宗386.78亩;供应土地2426亩,其中国有出让537亩,土地出让金4.56亿元,国有划拨1830亩,划拨收益金4.83亿元。聚力抓好土地资源盘活。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938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3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05.5亩,低效工业整治提升115亩,工业用地保障428亩,处置闲置土地2宗115.6亩。持续拓宽林业资源转化路径。聚焦林下经济发展,重点补齐林菌产业链条,新增300余亩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制定《浙江省造型苗木培育技术通则》,引领造型苗木产业发展;林业碳汇成功破局,完成碳汇首笔交易,解锁了两山转化的“碳密码”。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成功争取设矿权指标1个,稳步推进多个项目设矿前期工作。贯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谋划了战略性矿产及省优势非金属矿产勘查2处。推动矿产资源领域机制完善,出台《关于加强工程建设项目采挖砂石土监管工作的通知》,规范工程领域砂石土采挖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

(三)生态文明底色持续厚植。森林生态建设不断强化。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全年绿化造林0.216万亩,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0.2万亩,并成功入选了省级松林林相改造试点。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防控面积19.44万亩,清理病死树12.22万株,打孔注药保护古松大树1.5万棵,平和、双桂、周山等3个乡镇实现基本无疫情。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不断完善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年森林零火灾的目标任务。坚决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全年救助、放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2只。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扎实开展2024年林草湿普查、林地二级地类认定等工作,推动实现共建“一张图”、共用“一套数”,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支撑。推动铜铃山森林公园范围调整和总规修编报批,现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待修改完善后报省局待批复。稳步推进森林督查、林业审计反馈图斑核查工作,并抓好问题整改,45个林业审计问题全部上报系统销号,森林督查2023年第三、四期及2024年第一、二期共涉及问题图斑125个,案件112起,均已落实查处整改销号。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稳步推进文成省级山水工程建设,9个子项目已陆续开工,开工率达81.8%,其中2个土地整治类项目已竣工,实现区域内新增林地面积885亩,林地林相提质改造面积38000亩,生态廊道修复面积16000亩,进一步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四)执法监督质效全线提升。强化动态执法巡查力度。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及时发现和制止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力量900余次2000余人次,制止非法采矿5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件,同时发现林业违法线索并移送处置100余件。抓好各类专项行动。纵深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守牢资源红线。常态化推进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攻坚行动,完成违法图斑整改3宗4.2亩,同时积极消化历史存量违法占耕问题,整改到位44宗63.27亩;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复耕1宗,补办用地手续2宗;深入推进清风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针对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巡查检查,累计派出200余人次。三是严格落实督察整改要求。央督期间,省厅排雷行动下发问题4个,环保督察下发生态环境破坏疑似图斑37个,均已落实整改;全力整治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5个,已整改到位4个。

(五)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政务服务生态持续优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政务服务体系,竭力营建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出质押登记、365助企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离婚析产转移登记服务等惠企便民新服务,做好日常不动产登记服务,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14516件。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办结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85件,用地规划许可61件,工程规划许可96件,方案设计20件,规划核实验收39件,国有划拨转出让461件,划拨转划拨82件,临时用地审批24件,一般林木采伐76件,松材线虫病采伐43件,已死亡珍贵树种古树的采伐11件,狩猎证年检15件,新办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2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延续1件,并指导乡镇完成9件设施农用地备案。二是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持续升级。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年累计派出地灾巡排查工作组544组910人次,累计排查2262处点次,开展群测群防员培训及防汛防台综合演练,夯实“人防”基础。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监测预警提质增效,新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20处,无线简易降雨报警器70个,并完成4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逐步消除地灾隐患风险。三是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强化民生福祉保障。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诉讼工作职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共收到新增一审案件9件,上年未结一审件5件,已结一审案件12件,未结2件;二审、再审案件12件,均已结案;新增行政复议案件18件,已结15件,未结3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共收到申请51件,已按时办结46件。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共收到来信来访168件,电话举报件156件,已按时答复

317件。

(六)干部队伍建设稳中向优。一是做好选人育才,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全链条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以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引进人才,并盯紧各道关卡,严防带病选任,全年度共招录事业干部4人,公务员5人。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提高专技人员待遇,做好专技岗风向标,本年度完成岗位等级晋升13人。组织业务骨干参加“资规讲堂”,充实干部行政应复应诉、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等专业知识,推动专业型干部向全面型干部转变。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抓实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24次,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压紧压实清廉资规建设责任,领导班子对分管科室负责人、基层所负责人谈心提醒9人次,青年干部廉政谈话69人次。紧紧把握“高质量党建发展引领”工作主线,打造“五星双强、双强争优”格局,今年机关第三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强化正风肃纪,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原原本本、逐章逐条重点学习《条例》,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相结合,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位党员。并邀请纪检组组长上专题纪律党课,深度讲解《条例》,开展青年大讨论、“青年干部说清廉”等系列活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心入脑。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行动,加大违纪问责力度,坚决严查严办,今年党纪处分2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市资规局中心工作,切实对标对表,提早布局、提前介入,从“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价值转化、服务民生、建强队伍”等五个维度发力,为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贡献资规力量。

(一)聚力保障发展,要素支撑进一步强化。一是做细县域规划蓝图。以“强城行动”为抓手,高质落实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在《文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5)》框架下,持续完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扎实推进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现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做实用地指标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导科学选址,充盈项目储备,争取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以上,保障工业用地400亩以上,争取将S220青田至泰顺公路文成玉壶至渡渎段改建工程、县城防洪提升工程、通用机场等项目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全力攻坚土地整治,紧扣多田套合目标任务,全力推进3400亩耕地恢复(垦造耕地)任务,并抓好非农建设占补库后备资源摸排和储备,高效落实占补平衡,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和用地需求。三是做好土地利用管理。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土地公开出让计划,谋划好重点项目,紧密对接用地单位,按照计划落实土地供应,把牢用地审批关口。加速存量盘活,积极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00亩,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1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亩,推动土地高效利用。

(二)聚焦资源保护,生态基底进一步夯实。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压实耕地保护考核责任,强化部门协作,以强大工作合力严控耕地流出,紧抓耕地流入,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守牢耕地总量基本盘。围绕多田套合目标任务,加速推进南田、百丈漈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并新增公阳乡公阳村等4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1个,竭力提升多田套合率。二是夯实绿色资源家底。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增绿护绿工作。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确保完成美丽林相提升、造林更新、森林抚育、油茶保供等年度任务,并以松林林相改造试点为契机,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对松林进行采伐改造,补植珍贵彩色树种,计划2025年实施0.6万亩,另外计划实施美丽林相提升工程(含退化林修复),全年补植珍贵彩色树种1万亩。三是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文成山水工程,做好省级资金管理,争取50%子项目顺利竣工。并谋深谋实国家级山水工程项目,强化横向协同,积极对接瑞安、泰顺相关部门,加大对上沟通力度,夯实前期申报工作。四是抓牢执法监察工作。持续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森林督查、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等各类问题整治工作,并针对多发频发问题谋划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处置及时、整改到位、整治有力,推动问题清仓见底、整改标本兼治。同时制定耕地、林地违法流出与项目报批挂钩制度,强化源头治理。

(三)聚能资源转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激活。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二是积极拓展林下经济优势。大力实施省“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工程,重点推广林菌林药种植,支持建设菌棒工厂,延长产业链条;着力造型苗木产业发展,制定团体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宽产品销售路径。三是深挖矿产资源潜能。持续推进采矿权建设,争取完成2宗采矿权设置,助力财政增收3亿元,同时深入开展找矿行动,为后续矿产资源利用奠定基础,促进矿产资源增储上产。

(四)聚心民生关切,百姓福祉进一步厚植。一是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聚焦百姓关切事,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办证难”问题化解,争取解决2000余户。全力服务工业发展,积极对接企业,摸排用地困难,解决工业企业用地遗留问题8宗。加速叶胜林场历史遗留林权纠纷问题清理,开展入村测绘,明确界址界限,有效化解矛盾。二是推出一批便民惠民服务。推广农村房地一体登记,争取实现发证数量新突破,登记率超90%。全面推进林权、农经权发证,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建设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全年安装地质灾害监测点10处、雨量筒70个,加速推进地灾隐患治理工程2处,不断夯实“技防+物防”根基。

(五)聚势队伍建设,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一是压实从严治党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扎实开展“清廉机关”和“清廉站所”创建活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党建引领人才建设。围绕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聚焦党建领航队伍、青年服务队伍、保障攻坚队伍,激活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三是推动林业机构改革。为更好地发展文成林业和绿色经济,加快“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跨越,积极推进成立林业发展中心,妥善制定三定方案和筹划人员划转,保障平稳过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0015/2025-10545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成日期 2025-01-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1-16 16:54:04 浏览次数: 来源: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

2024年以来,文成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高效保障资源要素供给,深化节约集约绿色发展,推动资规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县域空间布局优化升级。重构县域空间总体格局。《文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功获得省政府批复,科学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一心五廊”的城镇空间格局、“四园二十点”的县域产业格局。推动县城品质提档升级。主动融入“强城行动”,以县城扩容提质为着力点,谋深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谋细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形成“两带三区”的县城新格局。统筹优化城乡布局。加速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所有乡镇的对接审议、专家审查和成果公示等工作,为后续报批奠定基础。

(二)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有力。有序推进土地征收报批。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14.8亩(含上虞产业飞地指标47.8亩),全力保障53个项目用地需求,指标执行率达100%。同时抓好林草地征占用审批,共办结107件。全力做好土地储备供应。坚持应储尽储及时供应,共收回国有建设用地11宗386.78亩;供应土地2426亩,其中国有出让537亩,土地出让金4.56亿元,国有划拨1830亩,划拨收益金4.83亿元。聚力抓好土地资源盘活。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938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3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05.5亩,低效工业整治提升115亩,工业用地保障428亩,处置闲置土地2宗115.6亩。持续拓宽林业资源转化路径。聚焦林下经济发展,重点补齐林菌产业链条,新增300余亩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制定《浙江省造型苗木培育技术通则》,引领造型苗木产业发展;林业碳汇成功破局,完成碳汇首笔交易,解锁了两山转化的“碳密码”。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成功争取设矿权指标1个,稳步推进多个项目设矿前期工作。贯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谋划了战略性矿产及省优势非金属矿产勘查2处。推动矿产资源领域机制完善,出台《关于加强工程建设项目采挖砂石土监管工作的通知》,规范工程领域砂石土采挖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

(三)生态文明底色持续厚植。森林生态建设不断强化。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全年绿化造林0.216万亩,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0.2万亩,并成功入选了省级松林林相改造试点。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防控面积19.44万亩,清理病死树12.22万株,打孔注药保护古松大树1.5万棵,平和、双桂、周山等3个乡镇实现基本无疫情。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不断完善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年森林零火灾的目标任务。坚决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全年救助、放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2只。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扎实开展2024年林草湿普查、林地二级地类认定等工作,推动实现共建“一张图”、共用“一套数”,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支撑。推动铜铃山森林公园范围调整和总规修编报批,现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待修改完善后报省局待批复。稳步推进森林督查、林业审计反馈图斑核查工作,并抓好问题整改,45个林业审计问题全部上报系统销号,森林督查2023年第三、四期及2024年第一、二期共涉及问题图斑125个,案件112起,均已落实查处整改销号。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稳步推进文成省级山水工程建设,9个子项目已陆续开工,开工率达81.8%,其中2个土地整治类项目已竣工,实现区域内新增林地面积885亩,林地林相提质改造面积38000亩,生态廊道修复面积16000亩,进一步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四)执法监督质效全线提升。强化动态执法巡查力度。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及时发现和制止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力量900余次2000余人次,制止非法采矿5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件,同时发现林业违法线索并移送处置100余件。抓好各类专项行动。纵深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守牢资源红线。常态化推进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攻坚行动,完成违法图斑整改3宗4.2亩,同时积极消化历史存量违法占耕问题,整改到位44宗63.27亩;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复耕1宗,补办用地手续2宗;深入推进清风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针对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巡查检查,累计派出200余人次。三是严格落实督察整改要求。央督期间,省厅排雷行动下发问题4个,环保督察下发生态环境破坏疑似图斑37个,均已落实整改;全力整治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5个,已整改到位4个。

(五)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政务服务生态持续优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政务服务体系,竭力营建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出质押登记、365助企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离婚析产转移登记服务等惠企便民新服务,做好日常不动产登记服务,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14516件。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办结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85件,用地规划许可61件,工程规划许可96件,方案设计20件,规划核实验收39件,国有划拨转出让461件,划拨转划拨82件,临时用地审批24件,一般林木采伐76件,松材线虫病采伐43件,已死亡珍贵树种古树的采伐11件,狩猎证年检15件,新办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2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延续1件,并指导乡镇完成9件设施农用地备案。二是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持续升级。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年累计派出地灾巡排查工作组544组910人次,累计排查2262处点次,开展群测群防员培训及防汛防台综合演练,夯实“人防”基础。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监测预警提质增效,新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20处,无线简易降雨报警器70个,并完成4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逐步消除地灾隐患风险。三是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强化民生福祉保障。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诉讼工作职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共收到新增一审案件9件,上年未结一审件5件,已结一审案件12件,未结2件;二审、再审案件12件,均已结案;新增行政复议案件18件,已结15件,未结3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共收到申请51件,已按时办结46件。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共收到来信来访168件,电话举报件156件,已按时答复

317件。

(六)干部队伍建设稳中向优。一是做好选人育才,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全链条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以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引进人才,并盯紧各道关卡,严防带病选任,全年度共招录事业干部4人,公务员5人。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提高专技人员待遇,做好专技岗风向标,本年度完成岗位等级晋升13人。组织业务骨干参加“资规讲堂”,充实干部行政应复应诉、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等专业知识,推动专业型干部向全面型干部转变。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抓实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24次,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压紧压实清廉资规建设责任,领导班子对分管科室负责人、基层所负责人谈心提醒9人次,青年干部廉政谈话69人次。紧紧把握“高质量党建发展引领”工作主线,打造“五星双强、双强争优”格局,今年机关第三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强化正风肃纪,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原原本本、逐章逐条重点学习《条例》,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相结合,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位党员。并邀请纪检组组长上专题纪律党课,深度讲解《条例》,开展青年大讨论、“青年干部说清廉”等系列活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心入脑。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行动,加大违纪问责力度,坚决严查严办,今年党纪处分2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市资规局中心工作,切实对标对表,提早布局、提前介入,从“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价值转化、服务民生、建强队伍”等五个维度发力,为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贡献资规力量。

(一)聚力保障发展,要素支撑进一步强化。一是做细县域规划蓝图。以“强城行动”为抓手,高质落实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在《文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5)》框架下,持续完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扎实推进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现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做实用地指标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导科学选址,充盈项目储备,争取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以上,保障工业用地400亩以上,争取将S220青田至泰顺公路文成玉壶至渡渎段改建工程、县城防洪提升工程、通用机场等项目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全力攻坚土地整治,紧扣多田套合目标任务,全力推进3400亩耕地恢复(垦造耕地)任务,并抓好非农建设占补库后备资源摸排和储备,高效落实占补平衡,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和用地需求。三是做好土地利用管理。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土地公开出让计划,谋划好重点项目,紧密对接用地单位,按照计划落实土地供应,把牢用地审批关口。加速存量盘活,积极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00亩,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1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亩,推动土地高效利用。

(二)聚焦资源保护,生态基底进一步夯实。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压实耕地保护考核责任,强化部门协作,以强大工作合力严控耕地流出,紧抓耕地流入,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守牢耕地总量基本盘。围绕多田套合目标任务,加速推进南田、百丈漈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并新增公阳乡公阳村等4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1个,竭力提升多田套合率。二是夯实绿色资源家底。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增绿护绿工作。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确保完成美丽林相提升、造林更新、森林抚育、油茶保供等年度任务,并以松林林相改造试点为契机,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对松林进行采伐改造,补植珍贵彩色树种,计划2025年实施0.6万亩,另外计划实施美丽林相提升工程(含退化林修复),全年补植珍贵彩色树种1万亩。三是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文成山水工程,做好省级资金管理,争取50%子项目顺利竣工。并谋深谋实国家级山水工程项目,强化横向协同,积极对接瑞安、泰顺相关部门,加大对上沟通力度,夯实前期申报工作。四是抓牢执法监察工作。持续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森林督查、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等各类问题整治工作,并针对多发频发问题谋划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处置及时、整改到位、整治有力,推动问题清仓见底、整改标本兼治。同时制定耕地、林地违法流出与项目报批挂钩制度,强化源头治理。

(三)聚能资源转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激活。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二是积极拓展林下经济优势。大力实施省“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工程,重点推广林菌林药种植,支持建设菌棒工厂,延长产业链条;着力造型苗木产业发展,制定团体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宽产品销售路径。三是深挖矿产资源潜能。持续推进采矿权建设,争取完成2宗采矿权设置,助力财政增收3亿元,同时深入开展找矿行动,为后续矿产资源利用奠定基础,促进矿产资源增储上产。

(四)聚心民生关切,百姓福祉进一步厚植。一是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聚焦百姓关切事,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办证难”问题化解,争取解决2000余户。全力服务工业发展,积极对接企业,摸排用地困难,解决工业企业用地遗留问题8宗。加速叶胜林场历史遗留林权纠纷问题清理,开展入村测绘,明确界址界限,有效化解矛盾。二是推出一批便民惠民服务。推广农村房地一体登记,争取实现发证数量新突破,登记率超90%。全面推进林权、农经权发证,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建设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全年安装地质灾害监测点10处、雨量筒70个,加速推进地灾隐患治理工程2处,不断夯实“技防+物防”根基。

(五)聚势队伍建设,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一是压实从严治党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扎实开展“清廉机关”和“清廉站所”创建活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党建引领人才建设。围绕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聚焦党建领航队伍、青年服务队伍、保障攻坚队伍,激活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三是推动林业机构改革。为更好地发展文成林业和绿色经济,加快“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跨越,积极推进成立林业发展中心,妥善制定三定方案和筹划人员划转,保障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