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拂杏坛,教研芳华绽新思。为深化教学常规改革,赋能数学课堂创新,2025年3月26日,吴珏珏名师工作室第九次活动暨文成县实验小学数学组第三次主题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包含课例展示、评课议课、观点报告三大环节,呈现了一场兼具实践性与深度的教研盛宴。
课例展示:以趣启思,层层进阶
第一节课:刘佳老师执教《摆一摆 想一想1》,以“拯救小精灵”的童话情境串联课堂,带领一年级学生在趣味闯关中探索数位奥秘。通过“1个圆片初探规律—3个圆片实践有序摆法—4个圆片自主推理”的进阶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圆片数+1=摆出数的个数”的核心规律。刘老师巧妙运用动态演示与“星光能量”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变与不变”,实现从具象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跨越。整堂课寓教于乐,彰显了低段数学“玩中学、思中悟”的独特魅力。
第二节课:陈贤伟老师接力执教《摆一摆 想一想2》。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顾9个圆片摆数规律并大胆猜想10个圆片的结果;随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11-18个圆片的摆法,打破原有认知,引发“满十进一”的深度思考。陈老师以结构化活动搭建思维阶梯,最终将规律与百数表结合,让学生在数形交融中感悟数学的系统性与美感。
评课议课:精准把脉,共研共进
吴黎勇老师评课:刘佳老师的课堂情境鲜活、逻辑清晰,以“小精灵”任务驱动学生思维进阶,板书设计直观呈现规律,充分体现低段数学的趣味性与启发性。
姜健老师评课:陈贤伟老师的教学从“立规律”到“破定式”,通过对比分析、规律提炼,实现从直观操作到抽象思维的升华,展现了低段课堂别样的思辨性与挑战性。
观点报告:聚焦常规,赋能成长
郑乐乐老师以《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为题,结合课例解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方向。她强调,教师应以操作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引领和分层任务,帮助学生在“无序—有序”的实践中内化数学思想,发展核心素养。
程秀老师立足《温州市小学数学新常规》,从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这四个维度提出实施策略:备课需统筹学期目标与单元规划;课堂应倡导“以生为本”的差异化教学;作业设计需精准分层;评价体系应多元动态,形成“教学—反馈—改进”闭环。
王锦杰老师以《“数”业有专攻,研思共前行》为主题,介绍了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系统推进数学教研改革的新样态。一是健全制度,分层设立备课组,制定计划并落实“推门听课”“教案检查”等常态化管理;二是创新教研,围绕新课标开展主题工作坊,融入“洋葱学院”“点阵笔”等数智化工具,探索精准教学;三是强化应用,建设资源库、搭建线上平台,推广优秀案例并促进校际共享;四是聚焦发展,深化核心素养培育与跨学科融合,协同家校社共育,赋能师生成长。通过特色化路径,全面激活教学提质动能。
|
|
|
总结展望:步履铿锵,笃行致远
活动尾声,吴珏珏老师充分肯定双课例“螺旋上升、思维进阶”的设计理念,并强调新常规的落实需从备课与教研双线发力,为教师指明实践路径。她寄语全体教师:唯有深耕课堂、精研常规,方能助力学子在数学海洋中扬帆远航。”
结语: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始于匠心,臻于至善。此次活动以课例为镜、以研讨为梯,既展现了吴珏珏名师工作室“以研促教”的扎实作风,也为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提供了生动范本。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笃行镌刻初心,用智慧点亮成长之路。
撰稿人:赵淑慧 陈维豪 郑乐乐
审核人:林柳叶 黄宇慈
二审:许蓓蓓
终稿:吴珏珏